老俞开课丨8-1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俞敏洪

2019-08-28 09:07

  第八讲 瞻前顾后

 

  1

  新东方业务布局的亮点和失误

  2

  新东方的电脑培训业务为什么做死了

  3

  为什么新东方在10年多前就开始做家庭教育

  4

  新东方优能业务的发展和一对一业务的兴起

  5

  为什么要限制新东方一对一业务的发展比例

  6

  竞争对手给新东方带来的利与弊

  7

  新东方上市后,资本市场对于教育的介入

  8

  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各位亲爱朋友大家好,我们上次讲了新东方的一些业务布局、上市以后的一些发展。今天我们来讲第八讲,叫“瞻前顾后”,这又是一个前后。什么概念呢?因为新东方的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实际上到了进一步转型的问题。转型过程中,业务该怎么做,就变成了新东方的一个发展主题。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有新的人群出现,有新的机会出现。这些机会,可能有一些是陷阱,但如果有一些机会你不抓住的话,就失去了发展的先机。

  今天整个教育领域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不断被推动发展。新的因素的出现,也会给这个领域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比如说,互联网的出现使教育产生了重大变革,紧接着,人工智能的出现又会使教育领域的方法论发生比较大的改变。

  总而言之,我说的“瞻前顾后”,不只是犹豫的过程,而且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你既要看到前面你来的路径,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到,并且还要顾及到后续的发展,你怎么样去布局的问题。所以,我是用一个自己的意义来理解的。

  我们来讲第一讲,第一个主题是“新东方业务布局的成功与失败”。我讲到现在为止,大家基本上已经看到了新东方从零做起,业务布局一路走来的过程。

  其实也没有太多奇妙的东西在里面,实际上就是一点一点做起来的。一件事情做成了以后,讲起来可能会带有很多传奇色彩,包括《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大家会觉得很好看。实际上真正做业务是每天殚精竭虑、反复思考、反复折腾、反复走向错误、再从错误中出来的一个过程,但只要你大方向走正确了,一般来说这个业务还是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我觉得这个大方向:第一就是我刚才讲的,你要器重这个市场,这个市场确实存在;第二,你要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三,你要把服务品牌建立起来,让老百姓信任你的品牌。

  我觉得新东方做得比较成功的,是很多人一听到“新东方”这三个字就觉得可以放心地把培训交给新东方来做。

  整体来说,新东方业务的布局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也是全中国业务布局做得最全面、最完整的一个培训机构。大量的教育机构都是单向一条线的,要不就只做中小学,要不就只做出国,要不就只做幼儿园,要不就只做出国咨询。这些领域新东方全面涉及到了,而且除了极个别的例外,大部分领域做得都是非常不错。所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全方位的业务布局。

  这些布局有几个主要的发展路径,第一个我前面已经进过了,新东方是从大学生业务开始的,但后来顺利地走向了小学生业务,并且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业务全面开花,都做得非常不错。

  第二个,新东方从大班业务,走向了小班业务,后来走向了一对一。今天新东方的业务模式,实施大班业务模式和精品班业务模式加上一对一模式的三者结合。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三种模式的服务是不一样的。

  大班业务不需要太多的服务,精品班业务就需要非常好的跟踪服务和系统的知识,一对一模式就需要完全个性化的、个别的辅导。这三个业务在新东方能够共存,并且能够良好地发展,对新东方的管理能力也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再有一个,新东方从单向的、比较好做的出国考试业务,到最后变成了全方位的、全年龄段的英语学习,这个做起来就比较难了。面对小孩子和面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配备的人员的素质,都是不一样的。

  除了英语,新东方还走向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出了很多特别棒的老师。而且很多高考状元,也都来自新东方。这也是一个非常难的转型,但是每一个转型,新东方都做得非常的不错。大家可能不知道,今天的新东方,英语业务和其他学科加起来的收入,已经是一半一半了。

  再有一个,新东方从培训,还走向了很多周边业务。我上一讲讲到的图书出版、在线教育、出国咨询、国际游学等,都是新东方业务链不断发展的延伸。这个延伸从管理方式、人才配备、商业运营模式来说,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新东方走向这么多的周边业务,包括今天又走向了幼儿园教育,新东方的几十所幼儿园也做得非常不错,而且出了很多产品,也走向了国际学校教育。

  新东方走向产业链和生态链布局的投资、融资和控股,周边业务发展得很好。新东方每一个系统内产业链的布局都已经出现端倪,做得非常不错。这是新东方的业务发展中,我觉得布局不错的地方。

  在新东方的业务布局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上一次讲到的新东方在线教育,新东方一直把它当作从属业务来对待,从来没有把它当作一个主流业务来对待。一直到去年年底、今年年初,才真正提出来要把新东方在线教育作为我们的第二个重大平台。

  新东方在新业务,或者说有发展的、前瞻性的业务中,布局能力和战略思维能力是不清晰的。这就导致新东方有一些业务的发展是滞后的。比如说,人工智能和英语学习的结合,新东方在这方面的布局能力做得不够好。

  再进一步延伸,教育和其他产业领域的结合,新东方到现在为止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战略思考。对于新业务的战略和发展,思维不清晰,明显是新东方的短版。即使我们认为新业务值得去投入,但是资源投入不足。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东方在一九九几年的时候,就进入了职业教育领域。那个时候职业教育是一个挺大的发展空间——我后面会专门讲到新东方的电脑培训,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部分——为什么到今天,新东方最后只能靠投资进入职业教育领域?比如说,现在的上市公司达内教育,背后的基石投资人就是新东方,就是因为新东方进不去职业教育中,只能在边际上沾一点光。

  为什么这样呢?新东方有时候看到了一个业务线,但是资源投入不足,不愿意去投钱。当时新东方职业教育投了两千多万,司法培训、公务员培训、电脑培训其实都已经有点起头了,但是大家一算,每年要亏损一两千万,觉得这个不值得:赶快收。所以投入了几千万,最后觉得要亏损一两千万,就给它收回关掉。这样的话,资源投入不足,导致新业务的发展很不到位。

  第三个是新东方新业务中,人才投入的不足。新东方有一个毛病,这个毛病也是我的毛病——新东方新业务的发展,不是把它想清楚了,调用新东方系统中最厉害的人去干。往往用的是怎样的人呢?就是新东方的这个传统业务中,已经被边缘化或者说做得不那么出色,要给他找一个新的岗位,所以新东方就开了一个新的业务。

  新东方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新的业务,凡是去做的话,用了我们认为不是最强的人,资源就不敢去投入,既然资源不敢去投入,自然就做不大,做不大的话,最后大家就倒过来认为这个业务没有任何发展前景,所以就关停掉,形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如果像前途出国一样,一上来就把周成刚这样的常务副总投进去,不做成功面子上都过不去。后来前途出国咨询就做成了新东方今天最大的业务之一,所以当时实际上是思路不对。

  那刚才提到了新东方的女将,为什么一些女将反而能把事情给做起来呢?我发现两个特征。

  第一个,我们对女将们的收入增长要求不是很高,她们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第二个,女将们本身做事情比较小心,她们不敢去冒险,所以能够把业务一点一点地慢慢往前做,尽管到最后做不到极其大,但是它反而不倒闭。所以到今天为止,女将们做的一些新业务,反而成了新东方的一些主流业务。

  我给大家列一下新东方的女将,教育在线孙畅是女将,大愚出版仲晓红是女将,国际游学刘婷是女将。后来在新东方体系内的一些业务发展,泡泡少儿的创始人谢琴是女将,优能中学的推动者、发展者罗娉是女将,今天新东方幼儿园的老总周佳是女将。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新东方用了一系列女将,创造了一系列的新业务。证明了女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真是非常不错的。

  你会发现在新东方的新业务布局方面,可能是我身上的一个毛病,我不敢全力以赴投入去做,而总是在那儿尝试,而且有时候用人也不到位,到最后这个新业务自然就发展不起来。要不就是尽管业务还在,但是落后于形势;要不就是这个业务做到这儿,反而就做没了。这样就形成了新东方布局中的一些失误。

  到今天为止,包括新东方系统化、标准化依然没有做好,为什么呢?新东方在系统化、标准化方面,做得非常不够,投入非常不够,挖掘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做事的魄力不够。所以直接导致了新东方在这一块依然还有很多的遗憾。

  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样的遗憾,未来还会进一步做更好的布局,那这是后话了。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再过一段时间我再来讲新东方的未来发展的话,我会告诉大家,从2018年开始到2028年,这个十年新东方又做了哪些发展,规避了哪些错误,抢占了哪些机会,我觉得未来的十年,依然是我们有重大机会的十年。

  7月-9月,“老俞闲话”将在80天的时间里,连载《蛋壳来了》APP上的“新东方成长历程”音频课程和由此出版的新书《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文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