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成都大学考试>正文

2025年大学绿牌专业公布!

2025-06-30 15:47

来源:四川统招专升本

作者:四川统招专升本

  今年6月,麦可思发布2025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其中的绿牌专业名单每年都会备受各界关注,大部分同学选择专升本的原因是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那么哪些是好就业、前景广的专业呢?

  首先,什么是绿牌专业?

  绿牌专业指的是当前市场需求大、就业率高、起薪较高的专业。绿牌专业榜单是基于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落实情况、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结合国家战略和重点发展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布点的动态调整综合定位所得。

专业名称 2025 年 2024 年 2023 年 2022 年 2021 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车辆工程        
机器人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    
信息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信息安全      
网络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软件工程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被列为本科绿牌专业次数最多的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上榜4次);其次是机械电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工程均(上榜3次);车辆工程为首次上榜。其中,多次出现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属于电气类,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属于电子信息类。

  绿牌专业介绍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属于电气类,学位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主要研究电力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力设备的设计制造、自动控制技术的开发、电力系统的维护等工作。

  就业方向:从狭义来说专业有弱电和强电之分,弱电侧重于电力控制,就业一般都是电子企业,是研制控制器的公司,比如说通用、西门子之类的。强电是侧重于发电机发电力传输,就业在电网公司、发电厂和电业。

  2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属于电子信息类,学位授予理学/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主要研究各种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基本技能等,进行半导体器件、功能电子材料、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和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开发等。

  就业方向:就业前景非常广阔,可以在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广播电视、传感器、光伏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子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3 机械电子工程

  属于机械类,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是工学门类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是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

  就业方向:可进入各类企业从事机电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气控制、工程设计与开发、控制系统设计与管理等工作。

  4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属于能源动力类,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主要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成为电厂操作人员,可在新能源发电企业、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就业。

  5 车辆工程

  属于机械类,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主要研究汽车、摩托车等车辆的设计、制造、试验、检测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等单位就业。

  6 机器人工程

  属于自动化类,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学制4年

  主要研究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控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从事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可在机器人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等单位就业。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新东方专升本团队提供了全面的备考指导和院校分析。无论考生是希望提升学历,还是追求专业深造,新东方都能提供专业的建议和辅导,助力考生实现升学梦想。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