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跨考难度分析
2025-07-16 16:40
来源: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
作者:
考研跨考是指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与本科阶段所学专业不同或关联度较低的专业。它是很多学生实现职业转型、追求兴趣方向的重要途径,但也伴随着独特的挑战。
考研跨考务必先摸清目标专业的难度,这是决定跨考可行性的核心前提。
今天给大家带来交叉学科门类硕士研究生跨考难度分析,有需要的宝子们可以收藏转发。
1、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1401)
难度分析:
招生院校的数量相对比较少;业务课一多考查数学(一),相对而言难度略高;业务课二多考查物理或者电路相关知识。
适考群体:
本科为相关专业,能够更好的发挥专业能力,在初试专业课及复试中更有优势;其他专业但有相应专业课基础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缺乏物理或电路相关知识基础;数学能力差的考生。
2、国家安全学(1402)
难度分析:
招生院校的数量很少;业务课大多为自命题科目,也有极少院校考查数学(三);业务课涉及时政内容或最新政策,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敏感度。
适考群体:
本科为政治学、马克思等相关专业;对此专业感兴趣、对时事政治有一定敏感度;有一定背诵能力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不擅长背诵(专业课背诵量大,难以获得优势);对时政等相关内容不感兴趣、缺乏敏感度的考生。
3、设计学(1403)
难度分析:
专业课一大多为艺术学理论科目,背诵压力比较小,大多数院校参考书为2-3本左右;专业课二多为对应方向的综合类试卷或专业技法考查,对学生功底要求更高一些(其中专业技法的考查多为3小时)。
适考群体:
本科为美术或设计相关专业;有相应专业学习经历和基础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跨专业,因没有本科基础,在初试及复试中均不占据优势;没有专业技法学习经历和基础的学生,很难在备考中突击完成专业技能的提升。
4、遥感科学与技术(1404)
难度分析:
24考研新增专业,缺乏以往真题作为参考;目前24考研中只有一所院校招生,考查数学(一);专业课根据研究方向不同,考查的内容不同。
适考群体:
本科为地理、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数学能力比较好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不擅长数学;缺乏计算机、地理、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基础的考生。
5、智能科学与技术(1405)
难度分析:
24考研新增专业,缺乏以往真题作为参考;目前24考研中只有7所院校招生;专业课为数学、计算机、电路等理工科类专业知识。
适考群体:
本科为理工背景,有计算机、数学、电路等知识积累;数学能力强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缺乏理工科背景;不擅长数学的考生。
6、文物(1451)
难度分析:
24考研新增专业,缺乏以往真题作为参考;招生院校相对较少,考生可以选择的空间小;专业课多为考查学生历史、文物等相关知识,背诵量大。
适考群体:
本科专业为历史相关、有一定相关学科知识积累;对历史和文物比较感兴趣或者有相应专业学习经历和基础;背诵能力比较强的考生。
不适考群体:
没有历史相关内容学习经历和基础的考生;不擅长背诵的考生。
需要新东方帮忙进行1V1考研择校择专,点击下方链接免费预约:
成都新东方考研培训班,即日起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可享受以下权益:
免费一对一备考规划
课程试听+院校竞争力分析
限量优惠名额
报名链接: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