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成都大学考试>正文

四川专升本近2年招生四川轻化工大学分数线有什么变化

2025-09-01 14:16

来源:四川轻化工大学专升本

作者:四川统招专升本

  结合 2024-2025 年四川轻化工大学专升本招生数据,其分数线变化呈现以下特点(数据来源于官方公布及权威教育平台整理)

  一、整体分数线趋势:热门专业竞争加剧,冷门专业保持稳定

  热门专业分数显著攀升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科专业分数线涨幅明显。例如,2024 年电子信息工程最低录取分 339 分,2025 年预估突破 390 分,这与招生计划缩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5 年仅招 10 人)和报考热度上升直接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4 年平均分达 356 分,2025 年虽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从招生计划缩减和竞争激烈程度推测,分数线可能进一步走高。

  冷门专业分数持续低位

  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分数线连续两年保持稳定:2024 年应用化学最低 105 分,2025 年仍为 105 分。这类专业因招生计划较多(2025 年应用化学招 22 人)且报考人数较少,录取门槛未出现明显波动。

  英语专业分数持平

  英语专业作为非理工农医类热门方向,2024 年最低 325 分,2025 年仍维持该水平,反映出师范类专业竞争格局相对固化。

  二、专业分数线对比与变化分析

专业类别 2024 年分数线 2025 年分数线 变化原因
电子信息工程

最低 339 分,最高 399 分

预估突破 390 分 招生计划缩减(2025 年仅招 15 人),且人工智能、通信技术等领域人才需求激增。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最低 346 分,平均分 356 分 未公布具体数据,但竞争加剧 招生计划减少(2025 年仅招 10 人),叠加数字化转型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工程 最低 341 分 未公布具体数据,但保持高位 智能物联网产业发展带动报考热度,2025 年招生计划增至 23 人但竞争仍激烈。
应用化学 最低 105 分 最低 105 分 招生计划稳定(2025 年招 22 人),且专业就业面较窄,报考人数有限。
英语 最低 325 分 最低 325 分 师范类岗位竞争饱和,招生计划未大幅调整(2025 年未单独列出数据)。

  三、招生计划调整对分数的影响

  停招专业释放竞争压力

  2025 年停招工程管理、农村区域发展、广播电视学三个专业,导致原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转向其他方向。例如,工程管理 2024 年最低 301 分,其停招可能间接推高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的竞争热度。

  新增校区资源分流考生

  宜宾校区 2025 年扩大招生(如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均在宜宾校区招生),部分缓解了自贡校区的竞争压力。例如,机械电子工程 2024 年最低 323 分,2025 年因校区分流可能分数线略有下降,但未公布具体数据。

  四、备考建议与趋势预判

  热门专业需高分冲刺

  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专业考生需以 350 分以上为目标(参考 2024 年平均分),重点提升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科目成绩。例如,数学需达到 120 分以上(总分 150 分),计算机基础需突破 110 分。

  冷门专业把握稳定机会

  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考生可将目标设定在 200 分左右,重点巩固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关注招生计划变动(如 2025 年应用化学招 22 人)。

  关注政策与计划动态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明确 2025 年专升本实行平行志愿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考生可填报 30 个志愿,建议采用 “冲 - 稳 - 保” 策略:前 10 个志愿冲刺热门专业,中间 10 个志愿选择竞争适中的专业,最后 10 个志愿保底冷门专业。

  四川新东方为专升本的同学专门打造了一系列的备考资料和课程安排,以确保你在升本之路上稳步前行。四川新东方专升本采用六大阶段教学体系, 精细化多轮滚动学习,综合提高同学们的应试能力。 大二、大三的同学,现在可以直接咨询右下方弹窗的在线老师! 获取免费的学习规划!了解更多升本信息! 新东方为你升本之路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

  1.26四川统招专升本必看 | 考前能跨专业报考吗?升本后又能否转专业?答案全在这!

  2.四川专升本各专业的专业课考什么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