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避坑指南:5大高频误区
2025-09-09 14:28
来源:
作者: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心理战。
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一些人说:“初试高分就稳了!”“三个月就能逆袭985!”“政治嘛,最后背背就行!”……听起来很诱人,看上去很励志,但它们真的靠谱吗?
今天新东方考研网就来和大家扒一扒考研上岸后才知道的五大误区,可千万别被骗了!
误区一:初试高分=上岸稳了
有些同学认为初试过了就意味着考研稳了,这还真不一定。
初试只是复试的敲门砖,大多数院校为了选拔优质生源,会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试,1.2:1是常规操作,甚至有些热门专业能达到2:1.5:1也不是没可能,所以不是初试过线就行了。
南京林业大学:
2025年,复试线351.进复试81人,录取36人,复试环节刷掉55.56%。
2024年,复试线365.进复试89人,录取32人,复试环节刷掉64.04%。
2023年,复试线381.进复试68人,录取33人,复试环节刷掉51.47%。
而且,现在越来越看重复试表现了,很多学校复试成绩在总分里的比重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很多初试高分选手在复试中被刷。
误区二:复习三个月上岸985/211
考完试后,网上各种经验贴铺天盖地,其中不乏“三个月逆袭985/211”的励志故事。
三个月上岸你不能说没有,但真少!也许本身基础非常好,又或者是复习效率超高,只不过多数不会在经验贴中提出。
更重要的是,咱们每个人的学习习惯、吸收知识的能力、之前的基础都不一样。硬套别人的“速学法”,很可能不仅没上岸,还把自己搞得很焦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充足的时间准备。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王道!
误区三:专业课看这基本就够了
这种“经验贴”简直不要太常见。
学长学姐推荐几本书、几章节,可能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对其他部分比较熟悉,或者他们当年就是这么复习的。
别忘了,绝大多数专业课都是学校自己命题的,这些“经验”不一定适合你报考的目标院校。别人的“复习要点”可能是他的“短板”,而你的“短板”可能完全不同。
所以,经验贴可以看,但不能全信。
最好的办法还是结合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琢磨出题老师的偏好,梳理自己的知识框架。实在不行,找找目标院校的直系学长学姐,那才叫有的放矢,省时又省力!
误区四:政治很简单,一个月冲刺就够了
有些同学认为政治题材日新月异,常有新考点出现,所以最后一个月集中复习就足够了……
政治复习绝对不是简单地刷题、背答案,更重要的是掌握答题的思路和方法论。你永远不知道考场上会出什么新奇的题目,但只要我们掌握了解题技巧,无论出什么题目,都能见招拆招。
另外,最后一个月需要冲刺的不只有政治,可别为了捡芝麻而丢西瓜。
建议暑假就可以开始慢慢看政治了,等九月份考纲出来再急,那就真的手忙脚乱了。
误区五:报考双非,毫无意义
学校"鄙视链"一直都存在,985的看不起考211的,211的看不起考双非的……
但现实是,全国高校那么多,“双一流”的也就147所,占比不到5%!能考上“双一流”的绝对是少数精英,大部分同学考上的还是“双非”院校。
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双非”院校在特定专业领域可是实力超群,有的专业甚至能跟“双一流”比肩!
选择学校,关键看专业实力、地理位置、发展平台,以及你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别让别人的眼光左右了你的决定。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研究生信息,包括研究生历年分数线、历年真题、考研大纲、招生简章、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或者想要了解考研培训课程:
可以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也可以直接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
成都新东方考研培训班,有考研集训营、考研无忧班、在职考研班、1对1定制等多种考研班型课程可选。
咨询链接:点这里咨询
现在报名还可以获取免费考研备考规划,欢迎各位同学们随时咨询噢~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