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贵阳大学考试>正文

考研翻译应对技巧总结

2025-04-28 10:46

来源:

作者:

考研翻译应对技巧

一、翻译的题型特点

1、体裁以议论文为主,内容和意义比较抽象。

2、题材具有显着的偏向文科领域的趋势。

3、句子长,结构复杂、从句多的句子划线。

二、失分原因

1、长难句结构划分不清楚

划分英语长难句结构,是理解英语句子含义的基础。有些同学只能认识几个单词就翻译几个单词,写出的译文不知所云。

2、逻辑关系梳理不明确

局限于原文的句子结构,没有真正弄懂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造成误译。这是因为,英语中的许多连接词本身就有不同的含义,比如 as,既可以引导原因状语从句,也可以引导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还能和其他词构成新的引导词和短语等;而且某些连接词引导的从句的表面逻辑关系与实际逻辑关系并不相同,比如所有的定语从句看起来都是作定语,但实际上有时却从原因、结果、目的或条件等方面对被修饰词加以限定,所以为了更确切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往往将一些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3、词意把握不到位

词的这种多义性和变义性,决定了对英语词义的理解及其汉语表达是英译汉的难点所在。所以,对于英译汉中每个词语的翻译都需要仔细斟酌,不可轻易凭经验而译。因此,在翻译一个词时,看到的绝不应该仅仅是这个词本身,必须充分考虑它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他词的搭配关系。

4、文化背景知识不熟悉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孪生体,没有不受文化影响的语言,也没有不用语言传播的文化。 无论是在英译汉还是汉译英的实践中, 无论是在日常交往还是正式场合, 由于缺乏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而造成的误译比比皆是,常常会闹出笑话,甚至因此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损失。

三、应对策略

1、快速阅读全文,掌握文章主旨和文体2、通读全句、划分各意群成分

①基本原则:把主句和从句拆分出来,把主干部分和修饰部分拆分出来。

②连词:

如 and, or, but, yet, for 等并列连词连接着并列句;还有连接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如: when,as, since, until, before, after, where, because, since, thought, although, so that

③关系词:如连接名词性从句的 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 等关系代词和 when, where, how, why 等关系副词;还有连接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如 who, which,that, whom, whose 等等;它们是第二大拆分点。

④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常常断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也是一个明显的拆分点。

⑤除此之外,介词 on, in, with, at, of, to 等引导的介词短语,不定式符号 to,分词结构也可以作为拆分点。

例如: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35 词,2003 年 62 题)

拆分本句的信号词有:which, in, that。注意本句出现的两个 and 连接的是几个词汇,并非句子,所以不用作为拆分点。因此这个句子可以拆分成四个片段。拆分后句子的总结构是:

(1)主干 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2)定语从句 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3)方式状语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 manner;

(4)定语从句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 phenomena。

3、选择词义、根据汉语习惯调整各意群语序、贴切表达

4、适当调整,书写译文

 

还有更多考研资讯可以点击【新东方考研官网】了解,点击右下角聊天框可联系在线老师领取考研规划~

贵阳新东方考研课程火热报名中...详情可咨询在线客服或电话联系:19306512152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