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宝鸡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F0904 土木工程综合考试复试考试大纲

2025-08-01 15:3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F0904 土木工程综合考试

一、考试性质

《土木工程综合》是为我校招收土木工程(专业代码:085901)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复试考试科目。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条件的报考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的考生。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工程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并能够较为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

   1. 了解荷载及结构抗力的有关概念,理解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随机性;掌握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等基本概念,掌握结构可靠度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上的作用及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了解荷载的代表值;理解设计基本表达式,了解荷载、材料强度等分项系数。

2. 掌握钢材单轴受力下的工作性能,了解钢材的冷加工性能和结构对钢材的要求;了解影响钢材性能的一般因素和工程结构用钢材(筋)的分类。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各强度指标及关系,了解复合受力混凝土的强度特点;掌握单轴受力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解弹性模量和变形模量等概念;掌握混凝土徐变、收缩和膨胀等概念,了解其对结构的影响。

3. 了解结构构件的常用连接形式;了解焊缝连接的形式及应力特点,掌握焊缝的设计计算方法;掌握普通螺栓和摩擦螺栓连接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

4. 掌握钢受弯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掌握钢受弯构件强度计算方法;掌握钢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方法;掌握钢受弯构件局部稳定计算方法。

5. 掌握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掌握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和承载力计算方法。掌握混凝土弯(剪)构件斜截面应力分布的特点,破坏特征;掌握混凝土弯(剪)构件斜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承载力公式的建立及应用。了解混凝土构件裂缝产生和开展的过程和原理,理解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验算公式的建立,掌握验算方法;了解受弯构件截面刚度的影响因素,掌握截面计算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

6. 掌握轴心和偏心钢受压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 掌握轴心钢受压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掌握轴心钢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方法;掌握偏心钢受压构件强度计算方法;掌握偏心钢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计算方法。

7. 掌握混凝土受压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受力全过程和截面破坏特征;掌握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了解螺旋箍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工作原理、承载力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掌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设和简化;掌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建立和计算方法;掌握混凝土构件弯矩和轴力相关曲线的概念和应用。掌握受压(剪)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8. 掌握轴心和偏心受拉构件截面正应力分布的特点;掌握钢结构轴心和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全过程、破坏特征和强度计算;掌握混凝土结构轴心和偏心受拉构件的受力特点、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9. 了解梁板结构的布置原理;掌握混凝土(单向板)梁板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和塑性方法。

10. 了解单层厂房的常用结构类型,熟悉混凝土排架结构和钢门式刚架结构厂房的组成、布置及各部分的作用;熟悉厂房结构的荷载传递路线,掌握荷载计算方法和排架结构、刚架结构内力分析方法;熟悉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适用范围和结构的空间作用性能。

11. 熟悉框架结构的布置方式以及与楼盖布置方案的关系;了解框架结构的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熟悉框架梁柱构件截面尺寸的估算方法。熟悉框架结构内力分析模型选取的合理性和适用范围;掌握框架结构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分析方法。理解框架的P—Δ效应,了解二阶分析方法。掌握框架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方法;熟悉混凝土框架梁柱、钢框架梁柱构件的设计方法。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