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阅读与写作考试大纲
2025-08-11 16:1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年暨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各专业阅读与写作考试大纲
I.考查目标
阅读和鉴赏语言文学作品的能力、运用所给材料撰写简单的语言学和文学评论的能力。
II.考查范围
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作品及评论; 语言学和语言现象的评述分析。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 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文学知识(60%)
语言学知识(40%)
四、试卷题型结构
《阅读与写作》共五小题,任选三题,每题 50 分,共 150 分, 多选不给分。
.试题示例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史实, 写一段文学·评论。可自拟题目。
予历览古今歌诗, 自《风》 、《骚》之后,苏、李以还,李陵、苏武始为五言诗。 次及 鲍、谢徒, 迄于李、杜辈,其间词人闻知者累百, 诗章流传者巨万。观其所自, 多因谗冤谴 逐,征戍行旅, 冻馁病老,存殁别离,情发于中, 文形于外。故愤忧怨伤之作,通计今古, 什八九焉。世所谓文士多数奇, 诗人尤命薄, 于斯见矣。
—— 白居易《序洛诗》
二、阅读作品,写一篇文学评论。要求: 1、题目自拟; 2、针对作品进行评论。
合欢树
史铁生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 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 悲伤也成享
受。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 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 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三、仔细阅读下面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关于汉语语法的特点的短文, 结合自己的知识
结构和认识理解, 写一篇篇幅不少于600字的评论,题目自拟。
语法这东西 ,有人说是汉语没有。 当我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 ,不知道从哪儿听来这 种高论,就在作文里发挥一通, 居然博得老师许多浓圈密点, 现在想起来十分可笑。一种语 言怎么能够没有语法呢? 要是没有语法,就剩下几千个字,可以随便凑合,那就像几千人住 在一个地方, 生活、工作都没有 “一定之规 ” , 岂不是天下大乱, 还成为一个什么社会呢? 如果说汉语没有语法,意思是汉语没有变格、变位那些花样儿,那倒还讲得通。可是, 语法 当然不能限于变格、变位。任何语言里的任何一句话, 它的意义绝不等于一个一个字的意义 的总和,而是还多点儿什么。 按数学上的道理,二加二只能等于四,不能等于五 。语言里可 不是这样。最有力的证明就是, 拿相同的多少个字放在一块了,能产生两种(有时候还不止 两种)不同的意义,这种意义上的差别肯定不是字义本身带来的,而是语法差别产生的。如:
(1)a. 资本主义国家—/— 国家资本主义;
b. 再谈一会儿—/—一会儿再谈;
c. 她是不止一个孩子的母亲—/—她不止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2)a. 他和你的老师(歧解)
b. 找他的人没找着(歧解)
c. 结合教学实习检修安装医疗器械(歧解)
(3)a. “煮饺子(吃) ”与 “(吃)煮饺子 ” 中 “煮饺子 ” 的意义不同。
b. 让这个人谁都认得(歧义)
c. 女子理发店(歧义)
四、请结合中外文学史, 论述"文变染乎世情, 兴废系于时序 的观点。
五、分析以下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感应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 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 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像儿童肌肤一样, 柔和得像双簧管 ,绿油油像牧场,
——另外一些, 腐朽、丰富、得意扬扬,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仿佛琥珀、麝香、 安息香和乳香, 在歌唱着精神和感官的热狂。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