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银川大学考试>正文

2026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337 工业设计工程》考试大纲

2025-09-07 21:3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337 工业设计工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题型(总分 150 分)

1、 名词解释(20 分)     2、 简答题(50 分) 3、论述题(40 分)     4、 综合分析题(40 分)

二、考试性质与范围

本科目测试考生系统的工业设计学科知识水平 ,考试范围包括: 工业设计专业所必需的学科基础知识  (包括设计史论 、 设计方法、 人机工程等); 综合性的设计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对设计流程的理  解、 设计分析、设计方法、创意发散的能力); 考察学生对设计前沿、发展趋势、经典案例等的了解程度;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问题 ,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系统掌握工业设计的基本术语、概念、 发展历史及其范围和特征。

2. 综合性的设计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能够反映考生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对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内容

本科目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的方法 , 内容包括工业设计概论和工业设计史涉及的基本 术语和概念、 设计思维、 风格流派、 经典作品以及设计前沿、 发展趋势等 , 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一)工业设计概论部分

 

第 1 章 工业设计概述

1.1 工业设计的定义

1.2 工业设计的内涵

1.3 工业设计的外延

1.4 工业设计的基本要素

1.5 工业设计的特征

1.6 工业设计的意义与使命

第 2 章 工业设计的诞生与发展

2.1 工艺美术运动

2.2 新艺术运动

2.3 德意志制造联盟

 

2.4 包豪斯

2.5 流线型风格

2.6 美国商业性设计

2.7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2.8 现代主义与理性主义设计

2.9 高技术风格

2.10 波普风格

2.11 后现代主义设计

2.12 解构主义

2.13 绿色设计

第 3 章 设计与文化

 

3.1 文化的概念与形态

3.2 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3.3 文化与传统

3.4 生活方式与设计

第 4 章 设计与相关学科

4.1 设计与工程技术

4.2 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4.3 设计与市场

4.4 设计与美学

4.5 设计与心理学

第 5 章 工业设计的原则与程序

5.1 工业设计的原则

5.2 工业设计的程序

第 6 章 工业设计表现技法

6.1 设计草图

6.2 效果图

6.3 模型制作

6.4 计算机辅助设计表现 第 7 章 产品设计

7.1 产品设计的分类

7.2 产品设计的要素

7.3 产品设计开发实例

 

第 8 章 环境设计

8.1 环境设计的含义 8.2 环境设计的类型 8.3 环境设计的原则 第 9 章 传达设计

9.1 传达设计的要素

9.2 企业形象设计

9.3 视觉传达设计

第 10 章 数字化工业设计

10.1 数字化设计概述

10.2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10.3 虚拟现实技术

10.4 逆向工程与快速原型技术

10.5 数字化时代的设计与制造 第 11 章 工业设计教育

11.1 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11.2 工业设计教育体系

11.3 设计师的知识与技能 第 12 章 设计批评

12.1 设计批评的概念与价值

12.2 设计批评的对象与主体

12.3 设计批评的标准与方式

 

 

(二)工业设计史部分

 

第 1 章 绪论

第 2 章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2.1 设计的萌芽阶段

2.2 手工艺设计阶段

2.2.1 中国的手工艺设计

2.2.2 国外的手工艺设计

第 3 章 18 世纪的设计与商业

3.1 市场的扩展及其对设计的需要

3.2 劳动分工与设计专业的出现

 

3.3 18 世纪的设计风格

3.3.1 洛可可风格

3.3.2 新古典主义

3.4 切普代尔与 18 世纪的家具业

3.5 韦奇伍德与陶瓷工业

3.6 保尔顿及其小五金工业

3.7 新条件下的设计  第 4 章 机械化与设计

4.1 英国的纺织工业

 

4.2 技术革新在欧美的发展

4.3 美国制造体系与设计

4.4 美国早期的汽车设计

4.5 标准化与合理化 第 5 章 设计改革

5.1 19 世纪上半叶设计理论的发展

5.1.1 辛克尔

5.1.2 散帕尔

5.2   “水晶宫 ” 国际工业博览会

5.2.1 博览会盛况

5.2.2 展览馆建筑

5.2.3 展品与反响

5.3 拉斯金、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5.3.1 拉斯金的设计思想

5.3.2 莫里斯与工艺美术运动

5.4 19 世纪的工业设计师——德莱赛

5.5 芝加哥学派

5.6 新艺术运动

5.6.1 新艺术运动的背景

5.6.2 法国、 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

5.6.3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

5.6.4 德国的青年风格

5.6.5 新艺术运动在奥地利

5.6.6 格拉斯哥学派

5.6.7 芝加哥学派

5.7 麦金托什与维也纳分离派

5.8 德意志制造联盟

第 6 章 工业、技术与设计

6.1 美国的工业与设计

6.2 欧洲的工业与设计

6.2.1 德国

6.2.2 意大利

6.3 新材料与现代设计

6.3.1 钢铁

 

6.3.2 6.3.3 6.3.4 6.3.5
有色金属 玻璃

塑料

复合材料
第 7 章 艺术变革与现代设计

7.1 美术革命

 

7.1.1 7.1.2 7.1.3 7.1.4
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 风格派

构成派
7.2 20 世纪 20—30 年代的流行风格

7.2.1 艺术装饰风格

7.2.2 流线型风格

7.3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7.4 现代主义

7.4.1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7.4.2 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7.4.2.1 格罗皮乌斯

7.4.2.2 密斯 ·凡 ·德 ·罗

7.4.2.3 勒 ·柯布西耶

7.4.2.4 阿尔瓦 · 阿尔托

7.5 包豪斯

7.5.1 包豪斯的建立及其宗旨

7.5.2 包豪斯的办学历程 7.5.2.1 魏玛时期

7.5.2.2 德绍时期 7.5.2.3 柏林时期

7.5.3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

7.5.4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

第 8 章 20 世纪 20—30 年代的商业设计

8.1 美国工业设计的职业化

8.2 美国第一代工业设计师

8.2.1 华特 ·D ·提古

8.2.2 亨利 ·德雷夫斯

 

8.2.3 雷蒙德 ·罗维

8.2.4 诺曼 · 贝尔 ·盖茨

8.2.5 吉尔伯特 ·罗德

8.3 职业设计师的出现

8.4 流线型运动

8.5 美国的消费主义与流行式样 第 9 章 战后重建与设计

9.1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9.2 现代主义的发展

9.2.1 国际主义风格

9.2.2 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9.3 美国的商业性设计

9.3.1 汽车中的 “尾鳍 ”风格

9.3.2 家具、 室内设计与新材料新工艺

9.3.3 反 “计划废止制 ”与现代主义复兴

9.4 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

9.5 前联邦德国的技术与分析

9.6  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

9.7 中国台湾地区及韩国的工业设计

9.8 公司识别计划

 

9.9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9.10 新技术及新材料与设计 第 10 章 走向多元化

10.1 理性主义与 “无名性 ”设计

10.2 新现代主义与高技术风格

10.3 波普风格

10.4 后现代主义

10.4.1 孟菲斯设计团体

10.5 解构主义

10.6 绿色设计

第 11 章 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11.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11.1.1 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11.1.2 人类界面设计

11.2 美国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11.2.1 苹果电脑公司

11.2.2 微软公司

11.3 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第 12 章 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五、参考书目

(1)程能林、 何人可,《工业设计概论(第 4 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9.07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01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