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假期,愿你在阅读中丰盈自己
2023-02-02 12:49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高中
俞敏洪老师曾说过:“阅读和学习是成长的最好途径,人的创造力还是要通过行动才能出来,而阅读是行动的基础。世界必须进行无限的延伸才能够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才能让你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而看书可以让眼界得以延伸。”
寒假将至,佳节当前,同学们应休养生息,调整身体。除此之外,假期不止眼前的闲暇与美食,更得有书和远方。阅读是一场心灵的长足远行,也是开拓视野,提升认知的好方法,寒假可是同学们阅读书籍,提升自己的好时机。
在寒假到来之际我校11年级DP班刘美晨同学为各位同学精心推荐了几本假期读物,希望同学们在闲暇时间把书读起来,也互相分享读书心得!
一、Walden
《瓦尔登湖》
作者 Henry David Thoreau
推荐语
几年前,我曾在书架上找到了这本书,当时翻了几页便嫌弃它的内容平淡无趣,顺手将它撇在一旁。然而今年的疫情期间,在家为学业和未来感到焦虑的时候,我偶然再次拾起了这本书,却打消了先前对它的偏见。在这个充满忧虑的时代,美国作家H.D.Thoreau笔下的Walden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或是轰轰烈烈的结局,而是单纯引领读者进入作者在瓦尔登湖边的隐居生活,用心融入纯粹的自然世界,独自探求事物的本质。我不愿在此赘述作者的创作意图,这当留与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而书中对自然简朴的描述足以令任何人与作者一同沉浸在瓦尔登湖上返璞归真的时光:从孤独的林间漫步,到聆听冬日壁炉中噼啪的火苗声,将甜玉米粒撒在木屋外的雪地上,等待小动物们的享用,春日里的大雁从雾蒙蒙的森林上空喧嚷而过……大自然的有序不紊,相比人类创造的混凝土世界,令读者和作者一起反思身边事物的真实性。的确,与其在追求物质的世界里感到心力交瘁,不如暂时放下脚步,用心体会自然带与世界无尽的美好与安宁。
二、The Hiding Place
《密室》
作者Corrie Ten Boom
推荐语
《密室》“讲述了一个二战期间发生在荷兰哈林市的真实故事,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和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作者柯丽·邓·波姆原本生活在一个平凡的钟表匠家庭,这家人在纳粹暴政的统治下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举动:在自家的古宅中,巧妙地开辟出一间密室,以收容饱受迫害的犹太人。而他们的好心却为自己带来了悲惨的结局,除了作者本人外,年老的父亲和姐姐都死在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里。"
正如人们熟知的《辛德勒的名单》和《安妮日记》,《密室》同样深刻讲述了二战时期人们遭受的无限苦难和挣扎。书中的前几章讲述了作者温馨的童年和懵懂的青春,而其余的章节则笼罩在纳粹的阴霾之中。战时,一家十口人帮助藏匿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每日无时无刻都在提防纳粹针对藏匿犹太人的一次次突击搜查。而作者被囚禁在雷文斯布鲁克集中营时经历了与家人的生死离别,在那仿佛地狱般的集中营内,一句来自家人的口信、一张充满褶皱的糖果纸、一小块洁白的肥皂,对囚犯而言都弥足珍贵。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基督徒,我在这本近乎是自传的作品中,更多地感受到了作者如何在充满试探的历练中逐渐成长为一名属灵生命成熟的基督徒。信仰的力量将爱和勇气赋予作者和她的家人,使他们能够以此去救助饱受迫害的犹太人。当灾难降临在这个家庭上,无论是死亡的威胁还是精神的孤立都不能令这一家人抛弃他们的信仰,反而因此越发勇敢、无私地将自己仅存的力量和资源送与需要帮助的陌生人。不同于《辛德勒的名单》和《安妮日记》,或许因为这部作品以宗教信仰的见证为主旨,虽然《密室》在国外广为流传,在国内却鲜为人知。不过我相信,即便不以基督徒的视角看待《密室》,它也能够被人们称为是一部情节上引人入胜、现实意义伟大的作品。因为这个故事不仅关乎正义和帮助,更是在战后修复了许许多多因战争而受损的心灵、激励人们走出人类历史上的那充满鲜血和泪水的时代。
三、Flowers for Algernon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作者 Daniel Keyes
推荐语
关于Daniel Keyes笔下的Flowers for Algernon,曾有前人直白地评价道:“这是一个白痴变天才,最后又变回白痴的故事”。对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则是“催泪弹”一般的存在,而巧妙运用的书信体叙事更是使我感叹作者的用心。在这一发表于1959年的中篇小说中,三十二岁的主人公Charlie Gordon的智商先天低于常人,平日的生活简简单单,无非是在面包店打工以及定期和特殊学校的老师学习读书写字。在那位老师的推荐下,Charlie加入了一个正在处于人体实验阶段的“智力改造”项目,希望通过手术帮助他达到正常人的智商。实验期间,Charlie结识了日后的好朋友Algernon ——其实是一只比他先接受“治疗”的实验小白鼠。看着接受了手术的Algernon变得聪慧无比,Charlie便越发期待着自己接受手术后的改变。
由始至终,故事的叙述以Charlie不同时期的日记呈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日记中越来越少见的语法问题及拼写错误都宣示着Charlie手术的成功。与Algernon一样,Charlie在康复后成为了一名天才。但是,这仿佛天降的惊喜却让原本单纯、快乐的Charlie看清了残忍的真实世界。与此同时,Algernon则渐渐表现出严重的智商倒退以及精神错乱的行为,不久便暴毙而亡。随后,Charlie下降的记忆力和他日记中重新浮现的书写错误,不禁令人感到Algernon的结局或许暗示了Charlie的未来。
然而,作者选择将Charlie的结局托付给读者的想象,以Charlie留给老师的一封告别信作为开放式结局。于其结尾,Charlie请求老师代他为Algernon的墓旁献上一束鲜花。
回想起来,第一次读Flowers for Algernon还是很久以前。当时它是Mr.McDonald留给我们作为周末的“趣味阅读”。那天晚上,我抱着愉快的心情开始阅读,但读完这份所谓的“趣味阅读”后却哭得无比伤心。作为读者,我“不幸”窥探了Charlie那一页页的“日记”,越发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经历,仿佛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我已然成为了他的倾听者。在目睹了这一切的大悲大喜之后,我只能为他的坦然离去感到惘然若失。至于Algernon墓前的那束鲜花,我想那同样也是Charlie献给自己的结局。如今在我的书单上Flowers for Algernon仍是最容易令我流泪的那一篇佳作。
美晨同学寄语
随着寒假的来临,想必平日里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会越来越多,而这一学期下来我也积攒了几本期待的书,能够借此机会享受一番。例如这几个月里,我一直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撇不清关系。英语课上Mr.McDonald给我们布置了同样是马尔克斯的小说,Chronicle of a Death Foretold,而几次的课上讨论连带着提到了《百年孤独》;语文课上,期末的文本分析我选择了卡夫卡的《变形记》,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马尔克斯在读了《变形记》后茅塞顿开,意识到小说竟然还能这么写,于是《百年孤独》便在此影响下问世;课间,就连我在网上浏览时都曾几次在自动推荐里看见这部作品,不由得感慨大数据的网撒得可真广。
另外,我的家人曾推荐我读罗翔所著的《圆圈正义》,但当时因为课业安排紧张并未读完全书,想在接下来的假期可以把剩下的部分补完。仅我在此书中读过的内容而言,我看到了作者通过缜密的逻辑和清晰的表达能力来探讨正义以及道德的理念和前提。尽管不可否认任何思想下诞生的作品都会带有一定程度的偏见,但对我来说《圆圈正义》中对正义及道德的概念诠释是我个人在近几年来读到的相关作品中最令人折服的一本。我只想说:“这本书写得很到位!真的深得我心,还请大家一起来品读!”
总之,有了书的陪伴,我想在家里窝着读书也是一个令人期待的选择。值此新年来临之际,祝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也能有时间来挖掘自己喜爱的书!
你心中是否有这样的一本好书想要与人分享?让我们共同开启一本书的“浪漫”旅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