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筑梦未来,探索用不止步
2023-05-15 11:50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高中
录取院校
曼彻斯特大学
(UK排名第 6)
伦敦国王学院
(UK排名第 7)
布里斯托大学
(UK排名第 9)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排名第 2)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排名第 3)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排名第 4)
...
以上为部分录取
在弥漫着焦虑与迷茫气息的申请季,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罗思为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在他看来,虽然申请季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得之泰然,失之自然“的心境是每个留学生都要比拼的素质,因为今年申请季再次卷出新高度,申请人数飙升的同时,名校录取率跌至冰点,保底校也愈发高攀不起,留学“新宠”英联邦国家更是涌进了翻倍的国际申请生,但即便如此,罗思为还是顺利地拿到了多封世界名校的offer。
慎重选择后的重重惊喜
七年级刚刚进入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罗思为,他将这个选择一半归结为命运,而更重要的另一半则是包含家庭的传承、对新东方品牌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待。他总是缓缓地说着:“我妈妈特别喜欢新东方,她当年的英语课程很多都是在新东方学的,所以在父母的认知里,想留学或者和语言学习有关的都认新东方。”带着家庭的认可与期待,罗思为踏入了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大门,突如其来的独立学习和生活,让他在入学初期充满了不确定性。
“从小身体就不太好,一入学就赶上过敏症状大爆发,让我特别想家,在自己特别低落的时候,也深切感受到了周围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爱。”罗思为接着说:“我们在过生日的时候,班主任杜妈妈总是想着给我们热热闹闹办一个生日会,纪念每一个成长的日子,倒是我自己有时候不太好意思让老师这么忙前忙后,真实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用心,慢慢也就适应了独自住宿的学习和生活。”
正是生活中点滴的关爱与呵护,减少了情绪的牵绊,他可以更加快速地投入到探究式学习当中,说起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和过往学校的区别,罗思为又打开了话题库。在他看来,自主性更强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让他很快就找准了自己的专业学习方向,同时融洽的师生关系让罗思为的探究学习方式也得到了良好的反馈。“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和老师反馈,不仅仅是课下办公室随时询问,还可以用发邮件等方式和老师进行特别深入的交流,而且无论是中教还是外教,都能够给予我很多支持,和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真正的学术难题。尤其是我在做IB里面的内部评估时,科学学科外教Rani老师特别支持我的一些想法和探索,只要她有时间总会来实验室帮我实际解决相关问题,让我特别感动。”
“久病成医”的生物达人
“由于我小时候身体不太好,总吃药,自己也切身体会生物化学产品在身体中的应用,自然而然就开始对这方面感兴趣,尤其是对比了经济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以后,我发现我的兴趣还是在生物科学上面。”罗思为自己可能都不会想到,“久病成医”的故事也能在自己身上上演,除了兴趣驱动他在生物科学方面进行探究,有趣的课程、多元的展示平台、高水平竞赛都令他在生物科学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罗思为说:“我从小过敏体质,去医院测过敏源,明确提示我对蒿子草这类植物过敏,但是特别奇怪的是我不是在春夏两季植物茂盛的时候过敏严重,反而是在秋天植物衰败的时候症状更明显,这也引发了我对自己身体以及植物、季节等影响因素变化的新思考。”
当罗思为把思考与科学进行深入融合,开始在更多领域进行实践,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一年一度的科学节被孩子们称为“科学爱好者的展示天堂“,他们不仅有机会在科学节上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科学成果,还可以与跨年级、跨学科的师生共同讨论项目的延展与落地,让科学梦想既有仰望星空的高远,也有脚踏实地的稳重与真实,让科学不再是课本上不可逾越的公式与算法,而是真真正正在少年们心中和手中的成长果实。
在2022年的科学节展示中,罗思为和小伙伴们通过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的主题,倾力打造出了一个理想的生态村庄,在这里极少浪费,也讲自然情境与人工环境设置的相得益彰。
“我们当时把主题都定位在了‘循环’上,想通过搭建理想的生态环境,看是否可以实现终极循环的目标。在进行模拟演练之前,我们会从食物链结构优先考虑,人类的能量来源在哪里?生活可以用什么?在设计生活资源环境,比如食堂当中养什么动植物、需不需要通过种树来做水源的水土保持、农作物种什么类型、设置什么样的收成预期,甚至包括灌溉方式等,都需要进行前期详细的规划,再经过详细的布置,所有的表面环节才算结束,后面还有真正动起来的水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镶嵌其中,感觉自己真是在为人类打造未来社区一样!”每每说到这项成果,罗思为到现在都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与自豪,如果一定要说一些困难和遗憾的话,他们认为科学材料实在“太贵了”,好多素材当时运用的并不合理,想再次购买进行修改时,发现预算已经无法满足了,这也让他们这个团队深刻地领悟到科学的严谨与不可逆性,在进行尝试之前多次模拟和测算,做好各种预案是科学探索必不可少的精神!
经历大于成绩的大赛体验
在罗思为的记忆里,2021年iGEM比赛成为了他中学时代高光时刻,也成为了他世界大赛的初体验,在2021年的比赛中,全球352支参赛队伍,其中高中组参赛队伍95支,北京仅有6支队伍获奖,罗思为和队友们染指此项殊荣,骄傲与蜕变接踵而来。
罗思为说道:“当时对这种高水平的世界大赛并不是特别了解,学生发展部曾珂老师一直在帮我们协调一些大赛的资源,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参与不同水平的比赛,为兴趣找到出口,也为未来择校增加软实力的砝码。”他接着说:“在iGEM中,我们需利用我们的合成生物学知识来制作一个对人类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转基因产品,在这之中需要利用标准生物模块(Biobricks)来构建基因回路、建立有效的数学模型,实现对精致复杂人工生物系统(artificial biosystem)的预测、操纵和测量以完成比赛,我们改变产酒酵母的基因,让它更有效地生产酒精,产生更少的残留物,从而解决部分农作物浪费及食物高效产出的作用。同时,在这次比赛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有关的知识。这让我对我未来的专业和工作有了更多的启发,尤其是关于使用质粒改变宿主基因的知识,让我有了将其应用于医学的假想。总的来说,这次比赛不仅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也让我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更加明确!”
他们与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及北京四中、清华附中等诸多国内知名中学同台竞技的比拼中,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通过高关注度的研究课题、缜密的实验报告和出色的现场答辩,最终打动评委,在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全球铜奖的优异成绩!他们的成果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认可,成为了除鼎石学校战队外,北京地区唯一上榜的国际双语学校战队!
即将在海外开启大学新生活的罗思为,会对未来独自生活心怀忐忑,担心自己跨越文化的适应与融入,同时也对自己热爱的生物科学充满期待,想到那些只有在科学纪录片中才能见到的科学仪器、那群严谨的科学教育团队以及前沿的科学知识,就调动起了身体中所有的兴奋因子,希望在世界知名学府中触摸发展中的未来,希望用自身的学识打造出科学世界的新天地!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