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变成人类进步的阶梯 | 化学少年的科学梦
2023-06-05 08:50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高中
温暖的世界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当刘昱泽在香山脚下背起生活不便的孩子,在此次公益活动现场的老师和孩子都红了眼眶。“当时内心真没想那么多,因为这是一场公益活动,我们不是走形式来陪伴孩子们,更多的是真正用心来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我们的真诚,当时就是看到路程有点崎岖,而且这个小朋友身体本来就不太方便,在那一刻,我想成为他的双腿丈量世界。”
当天的微风把这温暖的情谊吹进了每一个人心里,也让刘昱泽更加坚定了自己从小的志向——学好应用化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医药领域有所突破,让世界的病痛少一点,再少一点。
在刘昱泽的世界里,从一开始兴趣盎然到后期职业期许,他和化学的故事从未停滞,他一直都认为化学是世界上不断发现和挖掘这世界上不同寻常的东西。在他看来,化学最大的魅力在于不确定性,每个实验的结果都不太一样,这可能是因为化学反应非常复杂,即使是相同的实验条件,也会因微小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因为每个实验都像是一场冒险,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试管里会发生什么,这种探索的乐趣是吸引他继续学习化学的原因之一。
刘昱泽说:“化学可以通过人工合成一些自然界得不到的物质,从抗癌药物到新型材料,化学已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神奇的发现。事实上,大多数我们今天使用的物质都是人工合成的,如果没有化学,我们的生活将会非常不同。深入了解如何制造和改进这些物质,尤其是药物,对人类的进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个心怀世界进步,也时刻想温暖世界每一个角落的孩子,在化学的世界里披荆斩棘,在成为一名化学专业人员的道路上,不断夯实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验经验,使其在这门学科中得到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与使命感。
IB课程带来的磨炼与成长
“这是目前公认的难度最高的中学课程了吧?”刚刚结束完IB大考的刘昱泽长舒了一口气,最终他在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这极具挑战的课程。
“当时来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择校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刘子真校长在宣讲时和很多我去过的学校不一样,他更多的内容和风格都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当时特别吸引我,而且我妈妈也曾经是新东方的学员,对整个品牌的认可度非常高,综合考虑,我觉得来这里读书应该能契合我和家庭的全部需求。”
来到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以后,一切都在朝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老师们的责任心,刚刚来到学校的时候,语言成为了他前进路上的一个小波折,“因为一上来就是全英文授课,对我挑战非常大,老师就非常耐心地帮助我梳理困难,也会给我一些适合我的方法来进行提升,比如加强听力,分阶段复习等等,都让我英语进步非常快,不到一个学期我已经完全可以适应全英文的教学环境了。”除了英语的学习,在多学科学习中,刘昱泽也深深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学生的关爱,无论他什么时候找老师解答问题,都能够获得清晰、详尽、充满热情的回答,这也让他更加坚定选择IBDP课程的决心,“老师比我们都上心,还有什么学不好的呢?”
刘昱泽在IB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六大学科成绩平衡的挑战,在高中阶段学习写学术论文,成为了不断爬坡、不断挑战自己的最大目标。众所周知,IBDP强调交叉学科研究和多元文化视野,所以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跨学科的能力,这让学生在课程中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和文化,培养自己的开放心态和视野,同时4000字的专业英文学术论文,也让每个学生都经受了巨大的挑战。
刘昱泽说:“对于我来说,写学术论文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对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论证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整体时间把控的能力,很多时候真的是自顾不暇,好在老师们对我帮助特别大,他们带着我很详细地整理整个论文的框架和步骤,让我更加清晰地给自己安排好查阅资料、整理论点、论据证实的时间,少走了很多弯路,对我自己也是一次不小的提升!”
刘昱泽在跟随老师进行梳理的的同时,时间轴像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溪,不停地催促他快速向前,告别了“随心所欲”的规划,而是真正地有计划地泡在图书馆、自习室进行严谨地创作,英文写作能力在IBDP课程的锤炼下,飞速进步。“现在回想起来写论文的那段时间,感觉像扒了一层皮,但是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当学术写作成为我不再需要大力气去从头学起的内容,我将有更多时间融入新的环境,学习更多专业知识。”
更加令人可喜的是,刘昱泽在IBDP的课程学习中,不仅仅收获了更好的写作能力,也在自己更加热爱的领域,异军突起,在国际赛场上勇夺佳绩。
热爱与自信让他登上更大的舞台
在高中阶段,刘昱泽一直致力于在化学领域的学习有所突破,于是他和队伍参加了世界上极具竞争力的iGEM比赛,这项比赛要求参赛者构建一个基于合成生物化学的新型应用或系统,并且通过实验和文献研究来支持自己的想法。他说:“我想参加这个比赛,主要是希望能够在多个理论世界当中,重新找回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感觉,并且通过这个比赛来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
在初中阶段就对生物化学充满浓厚兴趣的刘昱泽,在高中阶段毫不犹豫地将生物和化学都作为自己冲击最好成绩的科目,当iGEM大赛火热报名时,他和同学组建了一支以热爱为起点,以专业为终点的参赛队伍,一路选题汇报、实验结论及答辩路演,都倾注了对于科学的全部精力,在实验室里尽情深入地探索和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在初中阶段的刘昱泽,就曾经泡在实验室里感受科研的魅力,但是进入高中后由于考试、功课等因素,并没有太多时间在实验室里面进行操作和提升,他也希望通过参加iGEM大赛,重新体验做实验的感觉,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并且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生物化学的实际应用。
此外,iGEM比赛还要求参赛者进行一系列的文献研究和大论文撰写。这对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论证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深刻地感受到了科研的艰辛和乐趣。
刘昱泽说道:“我们的团队不仅要进行实验室操作和文献研究,还需要设计项目报告、制作海报展示和口头答辩等多项工作。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科研的全过程,并且培养了我在组织管理、计划安排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实验中,随时可能会遇到无法预测的问题或者结果与预期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断尝试和调整,寻找最优解决方案。”
这支充满信心、不断挑战更高难度队伍,最终获得了iGEM比赛的全球铜奖,也为他持续学习应用化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以外,这个充满阳光、昂扬向上的少年,还在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篮球比赛、演讲比赛中大放异彩,在这里找到了真正发光的自己,找到了那个在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而飞快成长的自己,找到了那个在爱与温暖中发光发热的自己,希望刘昱泽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继续秉承终身学习、全球视野、独立人格和社会责任,将自己锻造成推动人类科学进步的时代先锋青年!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