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名校、热心公益、挑战自我的六年
2024-05-29 15:02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学校
转轨并非逃避,努力是必选项
“当时决定从公立学校转学过来,其实是有点想逃避‘独木桥’这种考试,但是在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学习的六年发现,如果想取得好的成绩、好的结果,任何一种的评估方式都是公平的,世界是为努力的人敞开大门的。”
刚刚获得美国多所top30院校录取的闫瑾,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但是在她看来,这背后的选择与努力都不可忽视。
小学毕业的闫瑾已经开始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因为对自己持续高标准、严要求,让她既期待中学又有一些忐忑,家人在第一时间洞悉了她的顾虑,也在更多的选择中,把目光投向了出国留学方向的教育环境,“家人也希望我不要沉浸在各种各样的题目中,有机会要抬头去看更大的世界,书本外的很多知识也能帮助我更好地成长。
闫瑾说到,“同时家人也特别信任俞敏洪老师,他一辈子都在留学和教育的领域,真的会给我们安全和踏实的感觉。”
这一次重要的选择,让压力与徘徊中的闫瑾有机会看到学习能力之外的自己。刚刚从统一化管理的学校转轨到国际化双语学校,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领导者的机会,都让闫瑾惊喜不已,无论是站在舞台当中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还是在幕后默默为大家出谋划策成为一场演出的策划者和呈现者,都为闫瑾提供了自信生长的土壤,敢于表达、敢于追寻内心独特的自己,成为她在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六年来最大的收获,这份从容与自信,也成为了她日后敢于选择、无畏挑战的成长基石。
“整体学习氛围相对轻松,尤其能有很多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这些事情中获取的自信和成就感,是做出一张卷子、解决一道难题很难比拟的东西。”
如何为身边的同学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帮助大家在学习方面取得进步、甚至是如何通过学习助力自身更多元发展,都成为了闫瑾时时刻刻在思考的问题。她为同学们设立学习小组,搭建互动式学习平台,为大家推荐更多的学习资源,这些是她为每个和她有同样梦想的学生,铺就的共同努力和进步的道路。
“学生会学习委员其实是综合角色,字面意思是学习方面比较出色的人,但是作为学生会成员,很多决定都不是单纯为自己。”
榜样的力量让选择更坚定
“成绩优秀”是闫瑾身上贴了6年的标签,但是成绩对于她来说,只是进入梦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对于目标专业的热爱与执着,才是她获得心仪录取更加关键的因素。
“当知道自己没有拿到梦校录取的时候,其实没有过多的情绪,反而是松了一口气,能够陆陆续续拿到其他几所美国排名前三十学校的录取,对于我来说,已经算是圆梦了,因为我选择的是化学工程专业,这些学校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学术氛围浓厚的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因为公立常青藤之一学术抓得紧,而且通识教育和自由选课兼顾,同时公立学校的学生组织和学习资源也更加丰富,我觉得对于我对未来多种选择非常有帮助。”
闫瑾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对我影响比较大,我的化学老师是周笑竹周老师,能感受到她上课特别认真,虽然在做科学老师,但是能给我的帮助不仅仅是单纯的学科学习,让我感受到了学术是有温度的。”
通过教学传递温度,是每一位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老师必修的功课,不断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践行到极致。
对于女生来说,鲜少有人选择美国名校的化学工程专业,感觉女孩子学经济或者传媒更好,但是她在这几年学习中深深感受到了科学老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学科的魅力,老师专业的教学水平帮助闫瑾打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让她坚定地选择了化学工程专业。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无论我们什么时间去问问题,无论问题是否在近期的学习范围内,老师都会将知识点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不断鼓励我在这方面可以学得更好,于是我的知识和自信都在这里得到了提升,也成为了我学术上的长板,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学的是AP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先修课程,意味着我们提前学习了美国大学的课程,语言、学术和学习思路转变,周老师都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而且在我们AP考试之前特意为我们做了一本适合我们的《考前指南》”
▲《考前指南》封面——闫瑾同学作品
在热爱、自信与老师支持的多元助力下,她在学习的征途中不断翻越高峰与峡谷,众多留学归国教师真实的体验、扎实的学数,也成为她前进路上的随时能获得力量的榜样,在她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几年时间里,她获得了AP考试7门满分的优异成绩,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欣喜和期待。
跳出舒适圈挑战自己,未来更精彩
在大学申请文书上,闫瑾写满了她和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故事,这里面有“小透明”到活跃在学校各种活动的故事,有老师与同学们互相帮助、关爱成长的故事,更加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她真正在学习中享受创新与突破,获得成就感的故事,AP考试7门满分、申请到录取率极低的耶鲁夏校,而且还在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发展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学术支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她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也进行了大量公益活动,问到这些,她谦虚又温暖地讲述其中的故事。
“老师和同学都说我成绩还不错,还可以更优秀,我当时想到更多的就是我现在的知识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我自己享受着先进的教育环境,能不能把这种”得到“变成一种“传递”,给更多人希望呢?于是我来到了香格里拉,成为当地学校的一名支教老师。“
高一的暑假,16岁的闫瑾冒着高原反应的风险,为当地学校补充了英语和艺术两门课程,她在选择教授这两门课程的时候,想到的是能够通过系统的教学为他们启蒙,让他们感知世界的瑰丽与美好,语言是未来走向更广阔天地的大门,艺术是表达自我的重要途径,推开门走向世界、理解自我、表达自我甚至文化输出,都是新时代青年身上的新任务,也是闫瑾为自己赋予的新责任。
▲闫瑾同学的作品
“看到他们的教育环境还是很落后的,真的希望通过不同的教育者为他们带来知识和见闻,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去,改变人生固有的轨迹,成为这世界的表达者。”闫瑾动情地说。支教回来,闫瑾变得更加奋勇向前,满怀希望和勇气 ,准备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对未来充满信心,毫不畏惧地迎接挑战,于是她做了个更大胆的决定——DIY自己的申请文书。
“就是想锻炼自己的个人能力,总有一天要走出校园,面对社会,很多事情需要自己亲手解决,包括大学要上什么课,如何规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都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去选择,同时也是非常感谢学校的升学指导老师们对我的帮助。”
DIY的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基础信息的整理、成长故事亮点的突出、流程的先后顺序、时间点的把握这些细碎又重要的内容,都成为了闫瑾需要在升学道路上解决的“难题”。
“当时想过DIY升学内容会比较艰难,但是确实也超过了我的理解,其实特别感谢曾珂老师对我的帮助,无论什么时间、申请过程中的任何问题,只要问到她,仿佛都可以立刻终结我的困难,让我一次又一次突破难点,最终收到了心仪大学的offer。”
第一次申请海外大学,面对众多的不解,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曾珂老师带领的升学指导团队都会一对一帮助孩子们挖掘自身的亮点、备战标准化考试等等,还会和他们一起分析学校更加偏爱什么样的学生,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海外高校及专业的排名。升学指导团队的老师们像一盏明灯,为孩子们指明了方向。
毕业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开始追逐梦想的起点。相信闫瑾带着勇气和信心驶入人生的大海,依然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追逐更加美好的世界,去创造美好的未来,不断超越自我,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愿每个孩子的的脚步不仅是为了离开,
更是为了向前迈进!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