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陈丽景>正文

为梦济沧海,追梦越九州——传媒之梦照进现实

2024-06-25 09:53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学校

01
传媒是不断追逐的梦想


“我能申请到香港大学的传媒专业,一半要感谢之前毕业学姐——陈歌儿,她申请到了美国西北大学的传媒专业、在卡塔尔世界杯和冬奥会当志愿者、被央视采访,简直太高光了,让我看到了传媒专业别样的魅力。另外一半是因为我妈,我其实没有特别明确的偏好,但是我想法特别多,又爱写一些只言片语,看到我有这么旺盛的表达欲望,她就建议我系统的学一学传媒,而且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未来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成长机会。”在学姐引领和家人支持下,郭京格将香港大学传媒专业作为自己的梦想院校与专业,从不懈怠。

在郭京格不断追逐梦想的路上,她一直感受着朋辈榜样的力量。

“在学校的很多事情几乎都都是踏着陈歌儿学姐的脚印完成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学校传媒社,从学校传媒社感受传媒的力量”,说起踏上传媒追梦的道路,郭京格总有说不完的故事。第一次担任社长职位,如何统筹和管理一个社团,对于她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我刚开始接手的时候真的不知道怎么带领一个社团进行工作,我就向学生活动老师求助,从社团的组织架构开始,一点一点学习和调整,也用心钻研采写、排版等内容。”

在她的认真负责、勇于挑战的精神感召下,对传媒社团感兴趣的学生越来越多,传媒社团也逐步壮大起来,一篇篇文字精美、排版精美的文章发表在了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官方公众号上,她也在一次次采访、写作和传播的过程中对传媒专业有了全新的认知和憧憬。

“我虽然是沿着学姐的脚步在前进,但是传媒是一个游走在洞察真实与为世人解读的两个交叉维度,我该如何跳出常规,让我的梦校看到我的独特?我想公益与传播的结合是最恰当的答案。”

郭京格走进博物馆,成为了一名博物馆讲解员,她讲近现代的中国历史,这里面有她对历史的客观了解,也有她对无数先烈的缅怀、敬仰之情,入情更入理的讲解,让每一次传播都变成了具象的表达。

正是她的努力、充满希望,一举收获了香港大学传媒专业的录取,即将踏上专业传媒人的道路,谁能想到初入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时候,她是那个胆怯、充满顾虑的姑娘呢。

 

02
从“哑巴英语”再到自信表达

 

英语学科是国际化双语学校必不可少的重点学科,也是学生们申请海外大学的重要参考因素,郭京格经历了“开不了口的哑巴英语”状态,到现在大胆、自信地开口,堪称老师和她携手前进的经典故事。

“语言是拿来用的,不是为了做题而存在的。”郭京格笃定地说:“我之前的英语简直是惨不忍睹,在各种练习以及老师的支持下,怎么一步一步提升的呢,我觉得是一个蛮有趣的过程。”

在初入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时,上英语课连嘴都张不开的郭京格,遇到了让她拥有松弛感和成就感的外教老师。“刚开始进到学校的时候不敢说,就是怕大家嘲笑口音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其实还蛮重视口音这个事情,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很多场合要求你一定要非常的native,这样你才能说你英语好,但其实并不应该是这样子的,这太不多元了。中国都有这么多口音,英语怎么能不接受口音呢?这就挺奇怪的。好在学校的老师完全让我忘掉了关于口音的问题。”

当她在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全英文课堂上,没有老师纠结她的口音问题,老师让她感觉英语不是一个很正式的东西,只要想表达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班里的同学也比较随意,表达的时候都很松弛,这让郭京格茅塞顿开,“原来说英语是一件很轻松和自然的事情!”从此以后,她放下了对于英语的戒备。

“两周之后因为我比较敢说,就被调到了A班,这个班的外教老师更好,她会用她很多方法帮助我进步。我当时刚刚升到A班的时候,应该是程度比较差的,于是每次大家课间休息或者社团时间,她就会单独把我叫过去,跟我去用英语交流。因为我当时不仅是听力不是特别好,有时候完全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而且我的口语简直就是没法交流,就是只能蹦字儿的程度,但是她把我叫到那里,不停跟我对话,点对点沟通,不同语速地沟通。在这期间,我很多词都不会,她就会让我反馈出来不会的部分,然后给我去分解这个词的词根和词缀,跟我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用英文怎么解释,她还鼓励我去看英文的释义,去读英文原版内容,她不停的说你不要害怕,你读不懂,就把他们拆成词和词组,所有的尝试都没有关系,不要着急关注对错,不停地试错,让我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然,后来和外教沟通基本上就没什么障碍了。”

不仅郭京格是这位老师的头号粉丝,连她妈妈都被老师的魅力所折服。郭京格说:“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学校给外教老师都配了翻译老师,帮助家长进行翻译,可是老师跟我说不需要翻译老师在场,她无条件相信我可以完成翻译的工作,我当时英语简直是不会说呀,但是她就坚持说没关系的,可以时间久一点,无所谓的。”

经过这次在家长面前的试炼,郭京格的英语显著提升,自己增强了自信,彻底点燃了英语学习的热情,在申请季开始之前,她就通过了英语标准化考试,拿到了心仪的成绩,为申请名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3
“扮上”的戏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我学京剧完全是误打误撞,小时候要学唱歌,结果试了很多课我都没觉得自己特别喜欢,结果我在学钢琴的过程中听到了京剧,我一下就被吸引了,世界上怎么有如此千回百转的丝竹弦歌啊?”

一秒钟就沉浸在戏曲里面的郭京格,从此成了一名票友,多次站在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的舞台上,“扮上”贵妃醉酒中不舍命运的杨玉环,游走在张生和崔莺莺当中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的机灵红娘,也是锁麟囊中大气、灵动的薛湘灵,穿越历史的丝竹,呈现出的是东方历史对于现代的诉说,在一位位传统文化爱好者的眼中、心中,让古老的历史拥有了崭新的未来。

“在国际学校表演京剧真的是超级棒的体验,我们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融合的缩影,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师和同学,都在听我演唱京剧,他们对于我的扮相、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又惊奇又赞叹,我在这一刻充满了自豪。也许很多年后,他们的记忆模糊了,忘掉了很多事情,但是他们应该会记得演唱时一声声婉转的唱腔和台下一句句喝彩吧。”

“京剧挺苦的,真的验证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但是能够把满堂彩和文化传承都当成一种任务,我觉得很幸福”。

在这一刻郭京格成为了链接古今的一条水袖,她将用她对于历史、文化、艺术的理解,再结合她未来专业的知识,成为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者与传播者。

今年9月郭京格即将走进香港大学学习传媒专业,她脑海里关于传媒的幻想和期待都即将成为现实,她也将带着从北京新东方双语学校汲取的认真努力、勇于突破、乐于创新的力量,站在东方之珠的港口,为世界讲述古老东方充满神韵与瑰丽的故事。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