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陈丽景>正文

用脚步丈量世界|敦煌研学

2024-10-24 17:32

来源:

作者:新东方国际学校


本学期的第一次外地研学之旅,从艺术宝库莫高窟到鸣沙山月牙泉 ,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唐代的繁荣昌盛,深入探索了敦煌的古老文化,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体验。

走进莫高窟,那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仿佛在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绚烂的色彩、细腻的笔触,让人惊叹于古人的艺术创造力。每一个洞窟都是一座艺术宝库,从佛教故事到世俗生活,从飞天神女的灵动身姿到供养人的虔诚面容,无不展现着古代敦煌的辉煌与繁荣。

鸣沙山月牙泉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上鸣沙山,脚下的沙子细腻柔软,一步一个脚印,仿佛在与大地亲密接触。当微风吹过,沙山发出阵阵鸣响,如同天籁之音。而月牙泉则静静地躺在沙山的怀抱中,清澈的泉水犹如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和白云。


 在研学过程中,还参观了敦煌博物馆,了解敦煌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历史,见证了敦煌的沧桑与辉煌。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和互动,同学们对敦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和珍贵的文物,更收获了丰富的知识与成长,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信念。
 
夏国瑄
 
 人类敦煌,千年莫高 

 
敦煌是一个文明的奇迹,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散发着流动的神韵文化。我们一行人带着对敦煌文化的好奇开启了神奇又难忘的旅程。

第一站是远近闻名的莫高窟。我们先通过两个电影了解到公元前三六六年,有一位叫乐僔的僧人在敦煌鸣沙山上开凿石窟,后来世世代代的王朝又开始统一建造,这就成了著名的莫高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洞窟是藏经洞,正中间是一个洪辩高僧像,旁边还有几个菩萨形象,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墙上那鬼斧神工的画作许多都已被盗走,甚至是被烧毁,那文化的宝藏永久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虽然那些精巧的笔触与艳丽的色彩逐渐褪色,但是依稀能看出古人的智慧与信仰,仿佛带领我们穿越了久远的历史长河,重现昔日永恒的时光。


接下来我们看了一场讲述敦煌文化的演出——“乐动敦煌”。“金钗华裳,布衣袈裟,中山蓝衣”我于台下仰望,演员们没有笑意,只有优美的舞姿,仿佛不是看一场灯光交错,供人欣赏的演出,而是让壁画走进现实的纽带;这些无声的“讲述者”,不仅仅是模仿壁画上的图案,他们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神秘桥梁。

来到拥有“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的月牙泉,骑着骆驼仿佛回到了丝绸之路长途跋涉的艰险。刚开始,我认为骆驼只是一种能够适应沙漠的动物,不知道骆驼走路很颠簸,也难以想象古人在丝绸之路上何等的坚韧与执着,才换来了当时的辉煌。

在玉门关,我放慢脚步,看到了现实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它承载着历史的根基,也在诉说着过去的辛酸与坎坷。在魔鬼城,看到了这片荒凉的土地上,孕育出了栩栩如生的“雕塑”, “雕塑”上的每一道裂逢,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如同大自然的守护者,静默不语。
 
 这次研学还安排了生动有趣的研学课程。我们通过《我在敦煌画壁画》课程体验了壁画泥坯画的绘画技巧,每一笔都让我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通过《汉简家书》课程学习了古代竹简的知识,竹简分为边塞竹简与墓葬竹简两大类,我们试着把《游子吟》用毛笔写在竹简上,体验了古代人民文化交流的独特方式,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智慧与博大精深。

抹去半个世纪的风沙,保护敦煌的人们让敦煌从岌岌可危的残垣断壁,逐渐散发出生命与活力。“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虽然历经战火的洗礼和无情的掠夺,但是敦煌这条丝路,依然熠熠生辉,仿佛永远向世人昭示信仰的力量。

向爱敦煌、守护敦煌的人们致敬!


 
杨子烨
 
  敦煌研学之旅体验  

 
 首先,在敦煌研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敦煌石窟的艺术价值。敦煌石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融合了佛教和道教等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在造型、色彩和线条运用上都体现了独特的风格。在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壁画中形象生动的佛像、华丽的装饰和精巧的绘画技巧。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是表达了古人对宗教信仰和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研究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敦煌石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文字记载和文化遗存,这些记载大多数与佛教有关,也包括了历史事件、人物故事、科学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些文字和图像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研究这些资料,我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敦煌石窟的发现和研究也为推动敦煌地区的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敦煌以其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环境,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和专家学者。通过修复、保护和展示敦煌石窟的文化遗产,能够有效提升敦煌地区的文化旅游价值,并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能够激发当地居民对于敦煌文化的关注和热爱,推动敦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这次研学让我深深感受到老师们一直在用心地做各项准备,感谢老师的付出和教导,让我这次深刻感受到了探索不同文化的乐趣,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敦煌文化,并且传承下去。
 


罗清馨
 
  记莫高窟  


“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了数个朝代的营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这里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壁画、彩塑和珍贵的文物,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走进莫高窟,我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神圣而神秘的艺术殿堂。那数以千计的洞窟,宛如一个个时光的宝盒,每一个都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艺术魅力。绚烂的色彩、细腻的笔触,让人惊叹于古人的艺术创造力。洞窟中的壁画,有佛教故事中慈悲庄严的佛像、菩萨像,还有生动描绘的飞天形象,她们身姿轻盈,彩带飘飞,仿佛随时都能从墙壁上飞下来。这些壁画不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更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和审美观念。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历史的脉络。

莫高窟的彩塑同样令人惊叹。那些栩栩如生的佛像、菩萨像,有的慈祥温和,有的庄严肃穆,每一尊都凝聚着古代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他们运用精湛的技艺,将泥土和色彩变成了永恒的艺术杰作。
 

莫高窟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艺术之美,还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见证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辉煌,是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的秘密,汲取艺术的灵感,然而,莫高窟也曾经历过诸多磨难。自然的侵蚀、人为的破坏,都曾给它带来巨大的伤害。但幸运的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保护,莫高窟依然坚强地屹立在那里,向世人展示着它的魅力。

在这里,我领略到千年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收获心灵的震撼与启迪。它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当你站在莫高窟前,凝视着那古老而神秘的洞窟,你会深深体会到人类智慧的伟大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文案|罗清馨、夏国瑄、杨子烨(学生)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