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26年硕士招生862 遥感概论考试大纲
2025-08-05 14:2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862 遥感概论
一、考试性质
《遥感概论》是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1404)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笔试科目。
二、考查目标
在基础理论方面要求考生深入理解遥感的物理基础、电磁辐射理论和地物光谱特征;在技术方法方面要求掌握遥感成像原理、图像处理技术和解译方法;在应用能力方面要求能够运用遥感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地学分析和综合研究能力。
三、考试形式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
(一)遥感基础理论
遥感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内涵;遥感系统的组成要素和技术特点;遥感的分类方法和主要应用领域;遥感技术相对于传统观测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二)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谱划分;黑体辐射定律、太阳辐射特征和地球辐射平衡;大气对电磁辐射的影响机制、大气窗口概念和大气校正原理;典型地物(植被、土壤、水体、岩石、雪冰等)的波谱特征和反射机理;地物波谱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三)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成像方式;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和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技术特点;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概念。
(四)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遥感数字图像的表示方法和数据格式;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原理、方法;遥感图像的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技术;数字图像增强技术(灰度变换、直方图均衡化、空间滤波、频域增强等);图像变换技术(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等);多源遥感信息复合和数据融合方法。
(五)遥感图像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解译的基本原理和解译方法;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原理和主要方法;特征选择和特征提取方法;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组成。
(六)遥感典型应用
地质遥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岩性识别、构造解译和矿物勘探;水体遥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涵盖可见光、红外和微波遥感方法;植被遥感的生物物理基础、植被指数和生态参数反演;高光谱遥感的技术特点和定量分析方法;海洋遥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应用;环境监测和灾害评估中的遥感应用。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