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承德大学考试>正文

2026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质学综合》考试大纲

2025-07-23 01:5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考试要求

(一)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

1.  了解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及发展历史。

2.  掌握地质作用的特点和地质学研究方法。

(二)地球的结构、组成特征及演化历史

1.  掌握地球的组成以及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其基本特征。掌握矿物的定义、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及力学性质。掌握常见造岩矿 物的一般特征、化学组成及鉴定方法。

2.  了解地球的起源假说,前寒武纪及显生宙时期古地理演化特点。

(三)沉积作用和沉积岩

1.  掌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和构造特征,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形成过程、 成因类型和沉积岩分类方法。

2.  了解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和沉积相分析,掌握沉积岩成岩作用及其特 点。

3.  了解自生沉积岩类和他生沉积岩类的基本特征。

(四)岩浆作用和岩浆岩

1.  掌握岩浆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类型、鲍文反应系列 等内容,掌握岩浆的形成、运移及其性质,岩浆的分异作用、混合作用和同化  混染作用。

2.  掌握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掌握岩浆岩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及 QAPF(深成岩)、 TAS(火山岩)分类。

3.  掌握常见超镁铁质/镁铁质岩的岩石类型及其成因;掌握玄武岩系列划分 及常见种类,了解玄武岩浆形成机制;掌握花岗岩类的成因与分类;了解硅不  饱和岩类(金伯利岩、碳酸岩等)及碱性岩浆岩的一般特征。

(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

1.  了解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的变质作用类型及其特点。掌握变质岩的结 构构造和命名规则,掌握根据结构构造恢复原岩的原理。掌握变质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掌握变质相、变质相系和变质反应等概念。

2.  掌握相律及变质矿物共生分析方法,包括平衡与非平衡矿物共生组合的 鉴别标志、吉布斯相律、戈德史密特矿物相律、AFM  共生图解及其应用等。

3.  掌握常见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区域变质岩(泥质、基性)、接触  变质岩、动力变质岩。了解陆-陆碰撞带的岩石组合,注重榴辉岩、蓝片岩等高 压变质岩组合及其地质意义。

(六)地球化学基础

1.  了解元素的丰度和丰度体系、丰度系数、丰度各种表示方法、陨石及其 成分分类、地球元素分类等基本内容。掌握地壳元素丰度的确定、地壳元素丰  度特征及意义。

2 .掌握微量元素、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等概念、能斯特分配定律的来  源、分配系数的分类及其测定方法。掌握岩浆过程中微量元素分配的定量模型 和地质温度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配系数、分布规

律、组成模式图及表示参数等内容。

3.  掌握核素、同位素的定义及分类,掌握各种放射性衰变的特性、半衰   期、放射性衰变定律及地质年代学基本原理、常见同位素年代学分析方法及其 应用。掌握封闭温度、冷却年龄的概念以及同位素地质年龄解释的基本原理。

4.  了解稳定同位素的比值、分馏系数、稳定同位素标准、稳定同位素富集 系数表达方法等内容。掌握稳定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七)矿床学基础

1.  掌握矿床学基本概念,掌握矿床成因分类与工业分类等。

2.  掌握成矿类型、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规律、成矿区带、成矿域的 概念;了解圈层演化、地壳演化、板块构造与矿床形成的关系。

3.  掌握超基性岩、酸性岩(伟晶岩、淡色花岗岩、 S型花岗岩)、碱性岩 浆岩、火成碳酸岩等的岩相学特征及其成矿属性。

4.  了解战略资源概念、种类及其重要性;了解矿床学研究在关键矿产方向 的新进展,了解关键矿产资源类型及其社会经济价值。

(八)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

1.  掌握岩层产状的要素、地质构造分析的力学基础(如应力等)、地质图及极射赤平投影的方法。

2.  掌握褶皱、节理、断层、逆冲推覆构造、伸展构造、劈理与线理以及岩 浆岩体构造的概念、基本特征、分类、组合形式、识别标志以及形成机制。

3.  了解大陆漂移及海底扩张的证据,板块构造的含义及存在的证据、板块 划分的依据、板块边界类型、全球板块划分及全球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板块  运动可能的驱动力、威尔逊旋回、热点及地幔柱。

(九)第四纪地质

1.  掌握第四纪的概念、划分及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年龄的测 试方法及其成因,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方法。掌握地貌和第四纪地质野外观察  研究方法与实验室分析方法。

2.  了解第四纪气候标志,掌握第四纪气候分期和各气候期的环境特征,第 四纪冰期-间冰期气候旋回变化的历史;了解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与多旋回气  候变化模式。

3.  掌握第四纪海平面变化的标志、机制及演变历史,第四纪各时期的哺乳 动物群特征及地理分区,了解第四纪植物群化石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掌握第  四纪植物化石的研究方法及其指示意义。了解古人类演化阶段与文化分期。

(十)块体的地质作用

1.  掌握崩塌发生的因素和崩积物的组成和特点。

2.  掌握滑坡的基本形态、形成因素和发育过程。

3.  掌握泥石流的特征、形成条件及其地质作用。

(十一)海洋及其地质作用

1.  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海洋生物基本特征。

2.  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及其地质作用。

3.  掌握海洋沉积物的来源。了解滨海沉积、浅海沉积、半深海沉积、深海 沉积的基本特点。

(十二)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1.  了解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湖泊的成因类型等基本知识。

2.  理解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不同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特点。

3.  掌握沼泽的成因、沉积作用及其矿产。

(十三)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

1.  掌握冰川地质作用相关概念、过程、产物和特征。

2.  掌握地下水地质作用相关概念、过程、产物和特征。

3.  理解风的地质作用相关概念、过程、产物和特征。

(十四)常见地质图件的制作和解读。

1.掌握地质图和地质剖面图的构成和制作,能够从地质图或地质剖面图上 读出区内地层、构造、岩石等主要特点,通过读图能够总结出研究区区域地质 发展史的信息。

2.  理解综合地层柱状图的一般内容、地层单位及其相互关系、地层之间的 相互关系、岩浆岩与沉积岩层的相互关系等。

 

主要参考教材:

1  普通地质学(第四版), 2010。舒良树主编,地质出版社。

2  岩石学(第三版), 2017。于炳松,赵志丹,苏尚国,地质出版社。

3  地球化学(第二版), 2009。 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出版社。

4  矿床学(第三版), 2011。翟裕生、姚书振、蔡克勤主编,地质出版社。

5  构造地质学(第三版), 2008。朱志澄(名誉主编),曾佐勋,樊光明主 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  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第二版)。 2020。 田明中、程捷 主编,地质出 版社。

更多考研讯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我们将与你并肩作战,第一时间为你捕获所有关键招考信息!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