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8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2025-09-13 17:0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806-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研究生招生考试属于择优选拔性考试,考试大纲及书目仅供参考,考试内容及题型可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社会学一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入学考试社会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等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学的实际问题。
备注:本考试科目为0303所有考生考核使用,也就是所有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等二级学科必 考科目。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学理论(100分)
社会研究方法(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可能包括:
名词解释题
简答题
分析论述题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学理论
(二)社会研究方法
四、考核大纲
《社会学理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社会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流派的背景和主要观点。
2、理解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旨趣及其应对的问题。
3、能运用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视角来分析相关联的中国本土社会问题。
二、考查内容
1、功能论
功能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功能理论;分析性功能主义;系统功能主义。
社会学创始人孔德、斯宾塞和涂尔干的功能理论。
文化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理论。
塔尔科特·帕森斯的功能主义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和美国社会学家J·亚历山大为代表的新功能主义观点。
2、进化论
进化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进化理论;生态理论;新进化论。
斯宾塞的进化论观点。
涂尔干的进化论观点。
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以阿莫斯·霍利为代表的生态理论。
社会生物学理论。
3、冲突论
冲突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冲突理论;新韦伯派冲突理论;新马克思主义冲突理论;女性主义冲突理论。
卡尔·马克思的冲突理论、马克斯·韦伯的冲突理论、齐美尔的冲突理论;
拉尔夫·达伦多夫和刘易斯·科塞的冲突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的新冲突论观点。
埃里克·奥林·赖特等人的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新兴的关于社会性别的冲突论观点。
4、批判论
批判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批判理论;批判理论;后现代理论;女性主义批判理论。
批判论的思想来源:法兰克福学派、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思想中的批判风格;韦伯的悲观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西奥多·阿多诺批判理论的文化转;安东尼·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霸权理论;路易斯·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
德国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米歇尔·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后现代理论(让·波德里亚的社会理论等)。
女性主义批判理论。
5、交换论
交换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交换理论;行为主义交换理论;辩证交换理论;交换网络理论;理性选择理论。
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理论;
人类学中的交换理论:詹姆斯·弗雷泽爵士;布劳尼斯洛·马林诺夫斯基与非物质交换论;马赛尔·莫斯与交换结构主义的出现;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与结构主义。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与交换理论。
社会学传统与交换理论:卡尔·马克思的交换与冲突理论;格奥尔格·齐美尔的交换理论。
以乔治·C.霍曼斯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
以彼得·M.布劳为代表的辩证交换理论。
交换网络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6、互动论
互动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互动论与现象学理论;自我与身份理论;角色理论;拟剧理论;常人方法论;情感理论。
威廉·詹姆斯对“自我”的分析、查尔斯·霍顿·库利对自我的分析、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米德关于实用主义、达尔文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思想、乔治·赫伯特·米德的综合、结构和角色的概念化、符号互动论、早期欧洲学者的观点、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对互动的分析、埃米尔·涂尔干的变形说、马克斯·韦伯对“社会行动”的分析、欧洲现象学。
现象学社会学理论:胡塞尔、舒茨的学说;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彼得·伯格的社会建构理论;现实的社会建构:“疏离”概念与外化、客观化和内化的涵义。
符号互动论。
自我和身份理论。
以拉尔夫·H.特纳为代表的角色理论。
以欧文·戈夫曼为代表的拟剧理论。
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学。
7、结构主义论
结构主义论的思想渊源、理论脉络、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早期结构主义理论;结构化理论;文化结构主义理论;网络理论。
卡尔·马克思理论中的结构要素;埃米尔·涂尔干的结构主义社会学;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形式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不同源流;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的法国结构主义传统;英国的结构主义传统;社会心理学中的美国结构主义传统。
安东尼·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结构主义理论。
网络理论。
《社会研究方法》
一、考查目标
主要考察社会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与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对实践性内容和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
1、 掌握社会研究方法的基础知识;
2、 熟悉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主要环节,具备研究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调查研究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 能正确进行基本的社会统计分析和定性资料分析。
二、考查内容
1、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研究方式及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各部分间的相关关系。
2、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3、理论与研究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4、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
5、选择调查研究的课题
选题对调查研究所具有的意义,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课题明确化的方法。
6、调查研究设计
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7、抽样
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抽样的意义,抽样的主要类型,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抽样的基本步骤,几种主要概率抽样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点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几种主要非概率抽样方法的做法、特点,如何根据公式计算样本规模,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哪些因素与样本规模的确定有关,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如何。
8、测量
测量的概念与基本要素,社会测量的特殊性,测量的四种层次及其特征,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方法,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概念、类型,概念、变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操作化的含义、作用及其实际运用。
9、问卷设计
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封面信的主要内容,问卷设计三大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各种形式的问题及答案的实际设计方法,表达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方面的几条常用规则,确定问题数量和问题顺序的方法,问卷设计中有那些常见错误,高质量问卷有哪几条标准,提高问卷设计质量的方法。
10、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和特点。
问卷法: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问法的特点比较,实施个别发送、邮寄填答和集中填答方式及其优劣比较,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的做法、特点及优劣比较,在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还应注意哪几点,调查员的条件及培训方法。
访谈法:访谈法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操作方法;结构式访谈和无结构访谈
观察法:观察法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操作方法;局外观察和参与式观察
文献法:文献法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操作方法;内容分析、二次分析
实验法: 实验法的主要类型、特点和操作方法
11、定量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资料审核的内容与方法,资料复查的方法,问卷编码的含义与作用,数据清理工作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含义。
单变量分析: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的含义,集中量数与离散量数的含义、类型及联系,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区间估计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总体均值与总体百分比的假设检验方法。
双变量分析:相关关系的概念、方向、强度,因果关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交互分类的意义及作用,消减误差比例的含义,不同层次的变量间关系所对应的相关系数,对相关关系的检验。
多变量分析:详析分析,偏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12、定性资料的处理和分析
定性资料的涵义和特点;定性资料分析的若干性质;定性资料的整理;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与方法。
13、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各种不同的调查研究报告类型及其特点,定量研究报告与定性研究报告的比较。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步骤,普通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调查研究报告标题的类型与特点,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如何选择所评论的文献,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方法、结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调查报告的行文应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书目:
1.乔纳森·H. 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7版),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3.帕特里克·贝尔特:《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5.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华夏出版社2018年版。
6.科瑞恩·格莱斯:《质性研究方法导论》(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