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衡水大学考试>正文

“新四大天坑”专业名单出炉,你的专业上榜了吗?  

2025-07-08 11:40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曾几何时,“生化环材”作为老牌“四大天坑”,让无数高考生和家长望而却步。然而,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行业周期的轮动和新技术的冲击,专业的“冷”与“热”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如今,一份“新四大天坑”的名单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发了新一轮的广泛讨论和焦虑。

那么,这份新名单究竟包含了哪些专业?它们又为何被贴上“天坑”的标签?面对这样的榜单,我们是该盲目避雷,还是应该理性审视其背后的逻辑?今天,新东方考研网就带你拨开迷雾,看清“新四大天坑”的真实面貌。

一、“新四大天坑”专业究竟是谁?

综合各大网络平台的讨论,目前被提名为“新四大天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领域:

  • 土木工程 (Civil Engineering)
  • 法学 (Law)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 (Marketing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新闻与传播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二、它们为什么被认为是“天坑”

1. 土木工程:与时代周期共振的“失落贵族”

与房地产行业深度绑定,受近年来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影响,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过去“毕业就进设计院、入职地产商”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同时,工作环境(多在工地一线)、工作强度大、以及行业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冲击,都让其光环褪色。

“提桶跑路”成为土木学子间流传的自嘲。许多毕业生发现,即便是名校背景,也难以找到过去那样体面且高薪的工作,转行IT、金融或考公成为主流选择。

2. 法学:供需严重失衡的“千军万马独木桥”

高校开设法学专业门槛相对较低,导致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招,毕业生数量井喷。然而,通往核心法律职业(律师、法官、检察官)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通过率极低(通常在10%-15%),绝大多数毕业生无法获得从业资格。

“非法本”的法硕跨考生与海量法学本科生激烈内卷,即便通过法考,想进入顶尖律所(“红圈所”)或体制内,也面临着极其严苛的学历和实习背景要求。“毕业即失业”的焦虑在法学生中普遍存在。

3. 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听起来“高大上”,学起来“万金油”

专业壁垒低,课程内容多为理论框架,被认为“假、大、空”,可替代性极强。任何专业背景的人似乎都能从事市场、销售或管理工作,导致本专业毕业生并无明显竞争优势。

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大学里学的“4P理论”、“波士顿矩阵”等在实际工作中难以直接应用。最终的就业方向多为销售岗,起点不高,且与个人能力、情商和资源的关联度,远大于其专业知识背景。

4. 新闻与传播:被新媒体浪潮拍在沙滩上的“无冕之王”

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台)断崖式下滑,岗位需求锐减。而新媒体、自媒体的兴起,又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其从业门槛看似很低,似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或“UP主”,不再需要四年科班训练。

新闻学子陷入尴尬境地——去传统媒体面临行业萎缩,去互联网大厂做新媒体运营、策划等岗位,又需要与来自中文、广告、社会学甚至任何专业的毕业生同台竞争,专业优势不突出。
 

三、“天坑”专业,真的就不能报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用“天坑”一词简单粗暴地为专业定性,本身就是一种懒惰和短视。我们必须认识到:

没有不好的专业,只有不适合的个人:

兴趣与热爱:如果你对社会正义有执着的追求,对逻辑思辨有极大的热情,那么法学依然是你的理想殿堂。如果你真心热爱记录时代、针砭时弊,新闻专业能为你提供最系统的人文和技能训练。

学校的平台远比专业的标签重要:

“清北的生化环材”不是坑,“双非的计算机”也未必是坦途。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尤其在路桥、隧道方向)依然是全国顶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毕业生依旧是各大律所和机关争抢的对象。顶尖大学的平台、人脉和资源,足以弥补专业的周期性劣势。

专业本身在进化,你的认知也需升级:

新土木:正朝着“智能建造”、“绿色建筑”、“城市地下空间”等方向发展,需要的是掌握BIM技术、AI和新材料的复合型人才。
新法学:正在与金融、科技结合,催生了“计算法学”、“金融监管科技(RegTech)”等新兴领域。
新营销:早已不是发传单、做地推,而是以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研究为核心的“增长黑客”和“营销科技(MarTech)”。
新新闻:融合了数据新闻、虚拟现实(VR)报道、播客、纪录片等多元形态,对内容创作者的综合素养要求更高。

四、给未来考生的报考建议

超越标签,看清本质:不要被“天坑”或“热门”的标签迷惑,去深入了解一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什么,它旨在培养何种思维方式和核心能力。

以我为主,匹配规划:审视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结合长远的职业规划来做选择。不要用别人定义的“好工作”来框定自己的人生。

拥抱变化,动态择业:行业在变,大学专业也在调整。选择一个能为你提供扎实基础和强大“学习能力”的专业和学校,比押注一个当下的“风口”更为重要。

更多专业选择与报考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我们将用最专业的数据和分析,帮助你做出不悔的决定,规划灿烂的未来。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