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保险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5-07-08 16:4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近日,2026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保险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公布了,请各位同学查收。
在多数考生还聚焦于2025考研资讯的当下,浙江财经大学已然重磅发布了其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这一“超前”举动,无疑为志在报考的26届学子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宝贵的备考先机。
明确的备考范围如同航海中的灯塔,为大家指明了最精准的复习方向。这意味着你们可以告别盲目摸索,即刻起便能针对性地规划学习内容,让每一分努力都用在刀刃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重要信息吧。
《保险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由金融学基础和保险学原理组成 ,其中金融学基础占 40%、 保险学原理占 60%。 考试满分为 150 分。
一、 金融学基础考试范围
(一)货币与货币制度
1、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态变迁
2、 货币的本质及形式
3、 货币的职能
4、 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5、 货币制度类型
( 二 )信用与利率
1、 信用的主要形式及其含义、 特点和作用
2、 信用工具的种类及特点
3、 利率的定义及种类
4、 利率的决定
5、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三)金融市场
1、 金融市场的概念、 基本要素及分类
2、 金融市场的功能
3、 货币市场及其工具
4、 资本市场及其工具
5、其他金融市场及其工具:衍生工具市场、投资基金 、外汇市场
( 四)金融机构
1、 金融机构的概念、 种类
2、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3、 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和功能
(五)货币理论
1、 货币需求理论
2、 存款货币的创造、 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创造过程
3、货币供给及其口径、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货币供给的内 生性与外生性
(六)货币政策
1、 货币政策的含义
2、 货币政策的目标
3、 货币政策工具
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5、 货币政策效应
二、 保险学原理考试范围
(一)危险管理与保险
1、 危险及其特征与类型
2、 危险管理的概念、 成本与过程; 可保危险需要满足的条件
3、保险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分类,商业保险与类似行为的联系和 区别
4、 保险的职能
5、 保险的代价
6、 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金融体系中的保险 ,保险与财政 ,保险与宏观经济
( 二 )保险的基本原则
1、 最大诚信原则
2、 保险利益原则 ,各类保险的保险利益
3、损失补偿原则,被保险人请求损失赔偿的条件,保险人履行损 失赔偿的限度;重复保险的损失分摊原则;代位追偿权的产生和行使 的条件、金额限定、适用范围 ,委付的成立条件;损失补偿原则的适 用范围
4、 近因原则
5、 运用保险的基本原则解决实务问题
(三)保险合同
1、 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点
2、 保险合同的主体与客体
3、 保险合同的形式与内容
4、 保险合同的订立与有效性
5、 保险合同的履行
6、 保险合同的变更、 解除、 终止与争议处理
7、 保险合同涉及的法律关系
( 四)保险类别
1、 财产损失保险涵义、 财产损失保险种类及其特点
2、 责任保险、 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的含义、 特点
3、 农业保险含义、 特点
4、 人寿保险涵义、 特点及其主要险种
5、 人寿保险的常用条款
6、 意外伤害保险、 健康保险的含义、 特点、 种类以及健康管理
7、 再保险涵义、 种类、 特征; 再保险与原保险的比较
8、社会保险的概念 、原则、结构和功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 关系; 社会保险基金的概念、 特点与财务模式。
(五)保险经营
1、 保险市场的经营主体类型
2、 保险费率的构成与厘定、 保险费的计算与保险金额的确定
3、 保险展业与承保
4、 保险赔偿与给付
5、 保险准备金与偿付能力
(六)保险市场与保险监管
1、 保险监管的原因、 方式以及主要监管内容
2、 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
参考书目:
025500 保险(专业学位)
1.《金融学》(第六版) [货币银行学(第八版)] ,黄达 ,张杰 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4 年。
2.《保险学》(第五版) ,张洪涛、 张俊岩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 ,2022 年 4 月。
更多考研讯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我们将为你第一时间追踪报道各大院校的最新招考动态!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