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5-07-10 15:3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近日,2026年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公布了,请各位同学查收。
在多数考生还聚焦于2025考研资讯的当下,浙江财经大学已然重磅发布了其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的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这一“超前”举动,无疑为志在报考的26届学子们提供了巨大的信息优势和宝贵的备考先机。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 考试目的和要求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代码440)》主要包含本学科最基础也是 最重要的两大分支新闻学原理和传播学原理。
考试目的: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 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 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选拔出高层次、应用型 、复合型的 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准确掌握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础知识;能对传统理论 在新媒体条件下适用性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具备联系社会热点(媒介 事件)运用恰当的理论深入剖析、 提出个人见解的能力。
二、 考试形式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科目试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 笔试。
三、 试卷题型结构
科目占比: 新闻学占 70 分左右; 传播学占 80 分左右。
四、 考查的主要内容
(一)新闻学理论
1.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
2.新闻的本源、 起源、 定义及基本特征
3.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内涵及外延
4.新闻失实的主要表现、 产生原因及防治 5.新闻与宣传、 舆论之间的关系
6.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基本规律 7.新闻媒介的性质
8.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9.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的内涵、 基本原则及实施 10.大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
11.新闻媒介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模式
12.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 目标与路径
13.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 14. 中国的新闻改革
( 二 )传播学理论
1.传播的含义、 类型及传播学的奠基者 2.传播的模式、 功能
3.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集合行为、 组织传播 4.大众传播
5.传播与信息
6.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7.媒介技术和媒介组织(媒介的进化与社会的发展)
8.控制(把关)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 9.社会转型与受众变迁
10.传播效果研究
11.主要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功能 ”、“ 沉默的螺旋 ”、 “培养理论 ”( “社会共识 ” )、 “知识沟 ”假说( “上限效果 ”)、 框架(新闻框架 、框架效果、 受众框架)、 “ 第三人效果 ”、 “ 意见 气候 ”、 “ 象征性现实 ”、 “元传播 ”、 “信息沟 ”、 “数字鸿沟 ”、 媒介素养等。
12.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13.传播学批判学派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交往理论
五、 主要参考书目
(一)《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 版社,2011 年。
(二)《新闻学概论》(第七版),李良荣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更多考研讯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我们将为你第一时间追踪报道各大院校的最新招考动态!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