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电子对抗情报基础考试大纲
2025-08-22 22:0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国防科技大学自命题科 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F1010 科目名称: 电子对抗情报基础
一 、 考试要求
1.绪论
a. 了解电子对抗情报理论体系构成;
b.熟悉现代战争对电子对抗情报的要求;熟悉电子对抗 情报活动的特点;
c.掌握情报、军事情报、 电子对抗情报的基本概念;掌 握军事情报的要素、电子对抗情报的分类;掌握电子对抗情 报与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侦察的关系等。
2. 电子对抗情报的产生与发展
a. 了解与电子对抗情报相关典型战例;
b.熟悉电子对抗情报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
c.掌握电子对抗情报产生与发展典型历史时期的特征。 3. 电子对抗情报保障
a. 了解电子对抗情报体系构成和主要制度规范;
b.理解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情报保障的特点、 要求等; c.掌握电子对抗情报保障的基本概念、一般过程等;掌
握电子对抗情报工作的任务、 特点、 要求等。 4. 电子对抗情报用户与需求
a. 了解电子对抗情报需求分析的方法;
b.理解不同用户电子对抗情报需求的内容;
c.掌握电子对抗情报用户的分类;掌握电子对抗情报需 求的特点。
5. 电子对抗情报的搜集
a. 了解电子对抗情报搜集的原则、任务、要求等,美军 开源情报工作概况;
b.理解电子对抗侦察的过程;理解电子对抗资料情报搜 集的目的等;
c.掌握电子对抗侦察的内容、手段和特点;掌握电子对 抗资料情报的作用;掌握电子对抗资料情报搜集的内容和途 径等。
6. 电子对抗情报分析与处理
a. 了解电子对抗情报分析的难点和方法;了解电子对抗 情报分析能力培养措施;
b. 掌握电子对抗情报处理概念 , 理解电子对抗情报处 理的任务和要求 , 理解电子对抗情报处理系统构成;
c.掌握电子对抗情报分析的概念、作用、层次、难点和 方法;
d.理解电子对抗情报整编的特点;掌握电子对抗情报整 编的主要形式; 掌握电子对抗情报分发的内容和形式。
7. 电子对抗情报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a. 了解外军信号情报人员能力培养的特点;
b.理解电子对抗情报人员基本素质的培养途径;理解电 子对抗情报意识的培养途径;
c.掌握电子对抗情报人员基本素质的构成;掌握电子对 抗情报意识的基本体现; 掌握电子对抗情报人员能力要求。
8. 电子对抗情报理论发展
a. 了解信息时代情报保障的特征;
b.理解信息时代电子对抗情报理论研究的特点和需要;
c.掌握深化电子对抗情报理论研究的意义。
二 、 考试内容
1.绪论
a.情报、军事情报、 电子对抗情报的基本概念,军事情 报的要素,电子对抗情报的分类,电子对抗情报与电子对抗、 电子对抗侦察的关系等;
b. 电子对抗情报的作用,现代战争对电子对抗情报的要 求 ,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情报活动的特点;
c. 电子对抗情报理论体系构成。 2. 电子对抗情报的产生与发展
电子对抗情报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典型战例。 3. 电子对抗情报保障
a. 电子对抗情报保障的基本概念、 一般过程;
b.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情报保障的特点、 要求等;
c. 电子对抗情报工作的任务、 特点、 要求等;
d. 电子对抗情报体系构成和主要制度规范。
4. 电子对抗情报用户与需求 a. 电子对抗情报用户的分类; b. 电子对抗情报需求的特点;
c. 电子对抗情报需求分析的方法;
d.不同用户电子对抗情报需求的内容。 5. 电子对抗情报的搜集
a. 电子对抗情报搜集的原则、 任务、 要求等;
b. 电子对抗侦察的内容、手段、过程和特点 ,电子对抗 资料情报的作用,电子对抗资料情报搜集的目的、内容和途 径等;
c.美军开源情报工作概况 。 6. 电子对抗情报分析与处理
a. 电子对抗情报分析的概念、作用、层次、难点和方法 , 电子对抗情报分析能力培养措施;
b. 电子对抗情报处理概念、任务和要求,电子对抗情报 处理系统构成
c. 电子对抗情报整编的特点和主要形式,电子对抗情报 分发的内容和形式。
7. 电子对抗情报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a. 电子对抗情报人员基本素质构成和培养途径; b. 电子对抗情报意识的基本体现和培养途径;
c. 电子对抗情报人员能力要求,外军信号情报人员能力 培养特点。
8. 电子对抗情报理论发展
a.信息时代情报保障的特征;
b.信息时代电子对抗情报理论研究的特点和需要;
c.深化电子对抗情报理论研究的意义。
三 、 考试形式
1.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试卷结构(满分 100 分, 时间 120 分钟)
四 、 参考书目
1.《电子对抗情报综论》, 王海 唐波 等 , 军事科学出 版社 ,2022 年 ,第 1 版。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