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考试密钥:从听力突围到写作破局的实战指南
2025-06-30 14:20
来源:
作者:山西新东方
咨询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相关问题,请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四六级考试如同横亘在英语学习路上的一座大山,想要成功翻越,掌握从听力突围到写作破局的实战技巧,就是打开考试之门的密钥。只要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就能大幅提升考试成绩,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
一、听力突围:精泛结合,抓住关键
听力一直是很多考生的“痛点”,想要实现突围,需要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同时掌握考试中的关键技巧。
在日常练习中,精听是提升听力能力的核心方法。选取一套四六级真题听力,第一遍完整播放,以正常考试状态去听,记录大致内容和能听懂的关键信息。第二遍开始逐句播放,每听完一句暂停,尝试写下听到的内容。遇到听不懂的部分,反复播放3 - 5遍,直到将句子完整记录下来。全部完成后,对照听力原文,仔细分析没听懂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单词不认识,将生词整理到笔记本上,利用碎片时间背诵;若是由于连读、弱读等语音现象导致,就专门找相关的语音教程进行学习,模仿发音。例如,“not at all”常连读为/nɒtətɔːl/ ,熟悉这类语音规则能有效提升听力理解能力。
泛听则有助于培养语感和语言环境。可以利用上下学、做家务等碎片化时间,听英语广播(如BBC、VOA)、英文电影、英文歌曲。听广播时,尝试抓取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如事件、地点、人物;看电影时,关注人物对话和场景表达;听歌曲时,跟唱歌词,感受英语的韵律节奏。
在考试过程中,也有不少实用技巧。听力开始前,快速浏览题目和选项,划出关键词,预测听力内容。比如看到选项中有“flight delay”“train schedule”等词汇,就能预判对话可能与交通出行相关。听的过程中,注意一些信号词,像“however”“but”后往往跟着重要观点;“in conclusion”“therefore”等词则提示总结性内容。遇到没听清的题目,不要纠结,先标记跳过,避免影响后续答题节奏。
二、写作破局:积累模板,灵活创新
写作是四六级考试中展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想要破局,需要在积累模板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创新。
首先,要储备不同类型的写作模板。现象解释型模板,开头可用“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the issue of...”引出话题,主体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结尾用“To sum up, it is high time that we took measures to...”提出解决措施;观点对比型模板,开头“Different people hold various opinions towards...”阐述不同观点,中间分别论述各方观点的理由,结尾表明自己的立场,如“From my perspective, I firmly support the view that...” 。熟练掌握3 - 5种不同类型的模板,能在考试时迅速搭建文章框架。
除了模板,日常积累也至关重要。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收集优美的句子、高级词汇和短语。比如,用“profound”替代“deep”,“endeavor”替代“try” ,能提升文章的语言质量。关注时事热点,积累相关表达,如在写环保主题文章时,可以运用“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环境恶化)等专业词汇。
考试写作时,先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模板,然后结合自己的积累对模板进行个性化改造。在论述观点时,加入具体的例子,增强文章说服力。例如在讨论“网络对生活的影响”时,可以举例“在疫情期间,网课和线上会议软件让学习和工作得以继续,体现了网络的重要性” 。同时,注意运用连接词,如“firstly”“moreover”“last but not least”,让文章逻辑更加清晰连贯。
总结
从听力突围到写作破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针对性的实战方法。只要在备考过程中,将这些技巧不断练习、运用,就能逐步攻克四六级考试难关,成功拿到考试密钥。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 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