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考研|跨考金融如何补基础?7月必读: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高效入门与核心概念精讲
2025-07-08 10:00
来源:
作者:山西研究生
咨询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相关问题,请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七月是跨考金融的关键时期,面对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这两门专业基础课,许多跨考生常常感到无从下手。这两门学科不仅是金融考研的核心内容,更是理解金融市场运行逻辑的基石。如何高效入门并掌握核心概念?接下来的内容将为你提供系统指导。
一、跨考金融补基础的重要性与挑战
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金融学科的理论体系与本科专业差异显著。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术语、模型和分析方法,如“边际效用”“IS-LM模型”等,可能完全陌生。但打好经济学基础,能帮助考生构建起分析经济现象和金融问题的底层逻辑,对后续学习货币银行学、投资学等课程也至关重要。跨考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缺乏系统的知识框架,难以区分重点难点;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容易混淆相似理论;缺乏实践应用意识,无法将理论与现实案例结合。
二、微观经济学:从个体行为到市场均衡
(一)高效入门方法
1. 选择经典教材与课程:推荐使用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作为入门教材,内容通俗易懂,适合零基础考生。搭配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浙江大学叶航教授或中国人民大学李义平教授的课程,跟随老师的讲解梳理知识脉络。
2. 搭建知识框架:微观经济学以“个体经济单位行为分析”为核心,可将其分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三大部分。制作思维导图,将各章节知识点串联起来,例如: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从效用最大化推导需求曲线,生产者行为理论中,从成本最小化推导供给曲线,最终在市场结构理论中实现供需均衡。
3. 案例辅助理解:结合生活案例学习抽象概念。例如,用“购买奶茶时多喝一杯的满足感逐渐降低”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通过“小区便利店与大型商超的定价差异”认识不同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的特点。
(二)核心概念精讲
1. 边际分析:“边际”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指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带来的收益或成本变化。例如,企业生产中,边际成本(MC)与边际收益(MR)相等时,利润达到最大化。在计算题中,常需利用边际关系求解最优产量或消费量。
2. 弹性理论:需求价格弹性反映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奢侈品(如高端手表)需求弹性大,价格上涨时需求量大幅下降;生活必需品(如大米)需求弹性小,价格波动对需求影响有限。理解弹性有助于分析企业定价策略和税收负担分配。
3. 市场失灵:现实市场中,由于外部性(如工厂排污影响居民健康)、公共物品(如国防)、信息不对称(如二手车交易中的质量欺诈)等原因,市场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掌握市场失灵理论,能为分析政府干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三、宏观经济学:从国民经济到政策调控
(一)高效入门方法
1. 分层学习逻辑:宏观经济学围绕“国民收入决定”展开,可按“短期波动—长期增长—政策干预”的逻辑分层学习。短期分析中,重点掌握凯恩斯交叉模型、IS-LM模型;长期关注经济增长理论(如索洛模型);政策部分聚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2. 结合经济热点:关注新闻中的经济数据(如GDP增长率、CPI指数)和政策动态(如央行降息、政府减税),将宏观理论与现实结合。例如,用总需求 - 总供给(AD-AS)模型分析疫情期间全球经济衰退的原因,以及各国刺激政策的效果。
3. 练习图表分析:宏观经济学中图表(如菲利普斯曲线、IS-LM曲线)众多,需通过绘制图表理解变量间关系。例如,亲手画出IS-LM曲线的移动,直观感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
(二)核心概念精讲
1.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需注意“最终产品”(避免重复计算)、“市场价值”(非市场活动如家务劳动不计入)等要点。计算GDP的支出法(C+I+G+NX)和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等)是常考知识点。
2. 凯恩斯主义与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价格和工资具有弹性,经济长期趋向于充分就业均衡;凯恩斯主义则指出在短期,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市场无法自动出清,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以应对经济衰退或过热。
3. 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短期负相关关系。但长期来看,二者不存在此关系,经济会回到自然失业率水平。理解该理论有助于分析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以及政府在调控通胀与就业时的权衡取舍。
四、七月备考时间规划建议
时间段 微观经济学任务 宏观经济学任务
第1-2周 完成消费者行为、 学习GDP核算、
生产者行为章节学习与笔记整理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基础内容
第3-4周 掌握市场结构理论, 深入学习IS-LM模型、
完成课后习题与错题分析 AD-AS模型及政策应用
每周总结 制作思维导图, 结合经济热点,
对比相似概念(如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 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撰写分析笔记
总结
跨考金融虽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七月黄金备考期夯实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基础,就能逐步建立起专业思维,为后续复习和考研成功打下坚实基础。坚持每日学习、定期复盘,你会发现经济学的逻辑之美与金融世界的无限可能。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 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