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太原大学考试>正文

27考研|考研上岸不是梦!山西新东方学员的实战经验分享

2025-07-14 10:00

来源:

作者:山西研究生

咨询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相关问题,请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考研太难了,我肯定考不上”——曾经,这句话是我每天睡前的叹息。作为一个本科成绩中游、英语四级考了三次才过的普通学生,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叩开研究生院校的大门。但现在,握着那张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明白:考研上岸从不是“学霸专属”的奇迹,而是用对方法、找对节奏后的水到渠成。在山西新东方的备考时光,那些浸透了汗水的实战经验,或许能让你的“上岸梦”离现实更近一点。

一、英语:从“看不懂”到“能拿分”的逆袭

      英语曾是我的“软肋”,第一次做考研真题时,阅读通篇都是陌生词,5道题能错4道。但在山西新东方,老师用“实战技巧”帮我撕开了一个突破口。

     单词不用“死记硬背”:老师教我们“真题语境记单词”——把近10年真题里的高频词按“阅读、完形、写作”分类,每个单词旁标注在真题中的例句和搭配。比如“diminish”这个词,在2018年阅读里是“减少”,在2020年完形里搭配“diminish the impact”表示“降低影响”,结合语境记,不仅记得牢,还知道怎么用。我每天只背30个真题词,3个月后再看阅读,竟然能读懂大半了。

     长难句有“拆解公式”:面对“绕来绕去”的长难句,老师教我们“先找谓语动词,再拆主干,最后加修饰”。比如“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这句话,先找到谓语“are”“conforms to”“sees”“recreate and explain”,再拆出主干“modern practice conforms to one”,最后补全修饰成分,瞬间就理清了逻辑。练到后来,再复杂的句子,我也能在30秒内拆解清楚。

    写作“模板+个性”结合:老师没让我们背通篇范文,而是总结了“三段式框架”:开头引入(As far as...is concerned...)、中间论证(Firstly...Secondly...)、结尾总结(In conclusion...),再教我们替换“高级词汇”——把“very important”换成“of vital significance”,把“think”换成“hold the view that”。我用这个方法写的作文,从最初的10分提到了最后冲刺的18分。

二、政治:从“记不住”到“会答题”的跨越

     政治考点又多又杂,我曾对着“马原”的哲学概念头晕脑胀,觉得“这东西根本记不住”。但山西新东方的老师用“逻辑+技巧”,让政治成了我的“优势项”。

     用“故事”记考点:讲“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时,老师举了“水果”的例子:“苹果、香蕉是特殊性,水果是普遍性,没有具体的苹果香蕉,就没有抽象的水果——这就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生动的例子一讲,抽象的概念立刻变得鲜活。讲近代史时,老师用“时间轴+故事线”串联事件,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像听故事一样就记住了关键节点和意义。

     答题有“踩分技巧”:主观题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踩准关键点”。老师教我们“先看问题,再圈材料关键词,最后对应考点”。比如问“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先在材料里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词,再对应“改革开放的意义”考点,分点列出“解放生产力”“推动现代化建设”等,每条后面加一句材料原文,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到关键点。

     冲刺“复习”有侧重:最后阶段,老师整理了“20道核心复习题”,并标注“★★★★★”(必背)、“★★★”(理解)。我把“★★★★★”的考点抄在小卡片上,吃饭、走路都在背,考试时看到好几道原题,提笔就写,那种踏实感,至今难忘。

三、专业课:从“抓不住重点”到“精准突破”

     我的专业课参考书有6本,一开始抱着书从头啃,两个月才看完一本,还记不住多少。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才明白“专业课复习,要先找重点,再逐个突破”。

     用“真题”划范围:老师帮我整理了目标院校近5年的专业课真题,发现有3个章节的考点重复出现了12次,“这就是核心重点,必须吃透”。我把这3章的内容反复看了5遍,整理出“高频考点清单”,再结合教材补充细节,复习效率一下提高了不少。

     “框架+案例”记理论:学专业理论时,我不再逐句背诵,而是先画“思维导图”:比如“传播学理论”,先分“古典理论”“现代理论”“批判理论”三大块,每块下面列代表人物、核心观点、评价。然后每个理论配一个案例——讲“沉默的螺旋”,就想“网络上为什么有人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理论瞬间就记住了。

      模拟“实战答题”:最后两个月,老师每周组织一次“专业课模考”,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进行。一开始我写不完,老师就教我“先列提纲,再填内容”,控制每道题的答题时间。模考后,老师会逐句批改,指出“这里可以加个案例”“这个观点需要再展开”,我的答题思路越来越清晰,最后考试时,不仅写完了所有题,还留了10分钟检查。

四、心态:从“焦虑崩溃”到“稳扎稳打”的转变

      考研路上,心态的波动比知识难点更磨人。我曾在模考失利后躲在楼梯间哭,觉得“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用”,是山西新东方的老师和同学,拉着我一步步走出了情绪的泥潭。

      “和自己比”更重要:学管老师发现我总在关注“别人复习到哪了”,就跟我说:“每个人基础不一样,进度自然不同。你今天比昨天多记住10个单词,就是进步。”我开始每天记录“小收获”,比如“今天弄懂了一个长难句”“政治多选正确率提高了5%”,看着本子上的“小成就”,焦虑慢慢少了,动力却越来越足。

      “崩溃时就歇一歇”:冲刺期压力最大的时候,我连续三天失眠,学管老师硬让我休息半天,带我去校区附近的公园散步,说:“弦绷太紧会断,适当放松,效率反而更高。”那天晒着太阳聊了聊天,回来后学习状态反而好了很多。原来,偶尔的“摆烂”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一群人”更能坚持:自习室里的氛围特别好,没人抱怨,只有埋头刷题的沙沙声。有人带了咖啡,会分给周围的同学;有人整理了易错点,会打印出来贴在墙上共享。晚上10点离开校区时,总能看到还有同学在背书,那种“大家都在努力”的感觉,让“放弃”两个字很难说出口。

   总结

      如今再回望考研路,那些在山西新东方学到的方法、得到的鼓励,像一盏盏灯,照亮了曾经迷茫的我。其实,考研真的没有那么难——找对方法,稳住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你会发现,“上岸”不是遥不可及的梦,而是努力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如果你也正在备考,别害怕,别退缩。相信自己,更要相信:正确的方法+持续的努力,一定能让你在考场上从容落笔,最终拿到那张属于你的录取通知书。考研上岸,真的不是梦!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 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