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科学技术史》考试大纲
2025-07-19 15:5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科学技术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及适用范围
本《科学技术史》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伦理学、 科学技术哲学和传播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和世界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基本概念、 史实、思想、重要人物和重大成就;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 以及科技概念、科学方法和思想的历史;了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和 方法,具有分析科学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影响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80 分钟,总分 150 分。试卷结构主要 包括“术语解释”(40 分)、“问题简答”(50 分)、“论述”(60 分) 三种类型的试题。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1.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构建[了解]
⑴ 人类起源, 旧石器时代的实用知识
⑵ 新石器时代的技术和社会特征,文明起源, 以及对自然的认识 ⑶ 早期主要文明的自然观知识: 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
2. 古希腊罗马的科学与哲学[掌握]
⑴ 希腊科学的特征和根源
⑵ 早期希腊哲学家对物质、数字和变化的认识
⑶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大思想体系 ⑷ 希腊化时期的重要科学和技术成就 ⑸ 罗马时代的工程技术,盖伦医学
3. 中世纪欧洲与阿拉伯文明[了解]
⑴ 阿拉伯对古希腊的继承、传播与发展 ⑵ 伊斯兰世界的主要科学机构和组织
⑶ 伊斯兰科学的特点和意义
⑷ 伊斯兰科学的主要成就
4.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脉络[理解]
⑴ 早期科技体系的奠基与体系化 ⑵ 隋唐时期科技及对外交流
⑶ 宋辽金元时期的科技发展
⑷ 科学技术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关系,李约瑟难题
5. 中国古代科技重要成就[掌握]
⑴ 中国古代数学和天文学: 主要成就及特点; 中国传统天文观测、 历法计算和主要宇宙论模型
⑵ 重要技术发明和工程成就
⑶ 农学著作:贾思勰《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徐光启《农政 全书》等
⑷ 传统医学:重要医学著作和一些重要医学理论
6. 从文艺复兴到科学革命[掌握]
⑴ 西欧自然哲学的复兴、现代大学的出现 ⑵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科学与技术
⑶ 宗教改革和地理大发现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⑷ 天文学与物理学革命的主要人物与贡献
⑸ 牛顿的成就及其意义,科学革命的概念
7. 启蒙运动与化学革命[理解]
⑴ 气体、温度、电学与热学研究,能量守恒
⑵ 拉瓦锡的工作及意义
⑶ 原子与分子:戴维、道尔顿、阿伏加德罗、元素周期表、分子运 动论
⑷ 启蒙运动的理念和影响,科学体制的开创
8. 生物学地质学发展[理解]
⑴ 人体解剖与血液循环:维萨里、哈维等
⑵ 博物学与探险: 约翰·雷、林奈、布丰、班克斯等
⑶ 地球历史的观念与理论,地层与化石、灾变论与均变论、板块构 造学说
⑷ 进化论:拉马克、居维叶、达尔文等
9.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掌握]
⑴ 工业革命的背景与条件 ⑵ 蒸汽机的改进与意义
⑶ 炼铁、煤炭、纺织、运输等工业的革新及相互关系 ⑷ 电学与化学工业
⑸ 工厂制,工业化与战争
10. 现代物理学与大科学工程[理解]
⑴ 电磁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⑵ 深入原子内部:射线、原子模型、基本粒子
⑶ 大科学:核武器与航天科技 ⑷ 宇宙学研究
11. 现代生命科学[理解]
⑴ 孟德尔遗传定律
⑵ 染色体、核酸、DNA 与分子生物学 ⑶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
⑷ 科学与现代医学: 实验医学、抗生素、物理医学
12. 现代科学与技术[了解]
⑴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化,研究型大学与工业实验室 ⑵ 科学与国家
⑶ 科学的国际组织与国际合作
⑷ 前沿科技:材料、能源、通讯、交通、计算机、互联网、人工智 能
13. 中国现代科技史[理解]
⑴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与清末近代科学的传入 ⑵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⑶ 现代教育、科研体制的形成与主要组织机构 ⑷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及贡献
⑸ 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成就
四、主要参考书目
1. 埃德等,《科学通史—从哲学到功用》,三联出版社, 2023 年。
2. 杜石然等,《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
3. 【扩充阅读】麦克莱伦第三等,《世界科学技术通史》,上海科技教 育出版社,2020 年。
更多考研讯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我们将与你并肩作战,第一时间为你捕获所有关键招考信息!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