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太原大学考试>正文

26考研|专业课攻坚重点:《刑法》《民法》高频考点突破与主观题案例精析技巧

2025-07-31 10:15

来源:

作者:山西研究生

咨询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相关问题,请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在法律硕士备考的漫漫长路中,《刑法》与《民法》作为核心专业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分值占比高,知识体系也极为庞杂。精准把握高频考点,熟练运用主观题案例精析技巧,成为考生在这场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刑法》高频考点突破

(一)犯罪构成要件:基石性概念的深度剖析

        犯罪构成要件是认定犯罪的基础,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其中,刑事责任年龄是犯罪主体的关键要素,例如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在犯罪主观方面,故意与过失的区分十分重要,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是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如甲欲杀乙,虽未积极追求乙的死亡,但对可能造成乙死亡的结果持放任态度,就属于间接故意。

(二)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权利行使的边界界定

        正当防卫是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实施的防卫行为,其构成要件包括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具有防卫意识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例如,面对正在持刀行凶的歹徒,公民进行反抗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则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其本质是合法权益对合法权益的损害 ,如甲在被追杀途中,为躲避危险闯入他人住宅,就可能构成紧急避险。二者的区分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考生需准确把握。

(三)共同犯罪:多人犯罪的责任认定

       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包括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 。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从犯则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 。例如,在盗窃团伙中,策划者和主要实施盗窃行为的人通常是主犯,而负责望风等辅助工作的人是从犯 。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的责任认定复杂,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四)重点罪名:精准把握关键特征

        在刑法分则中,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贪污罪、受贿罪等是高频考点 。以抢劫罪为例,其不仅包括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普通抢劫,还包括携带凶器抢夺以抢劫罪论处、事后转化型抢劫等特殊情形 。考生需要准确掌握这些重点罪名的构成要件、认定标准以及与其他相似罪名的区别,如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暴力手段压制被害人反抗 。

《民法》高频考点突破

(一)民事法律行为:法律效力的判定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其效力包括有效、无效、可撤销和效力待定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条件 。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等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等情形 ,如甲在购买商品时被商家欺诈,甲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

(二)物权变动:所有权转移的规则

         物权变动包括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和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 。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原则上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如房屋买卖,只有办理了过户登记,买方才取得房屋所有权 ;动产物权变动原则上以交付为生效要件,如车辆买卖,交付车辆时,所有权转移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如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物权变动的规则在考试中常以案例形式出现,考生要准确运用规则进行分析。

(三)合同编:合同订立、履行与违约责任

      合同订立包括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合同履行过程中,涉及双务合同履行抗辩权,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以保障合同双方的权利。违约责任是合同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承担的责任 ,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方式 ,考生要掌握不同违约情形下的责任承担方式。

(四)侵权责任:损害赔偿的认定

        侵权责任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 。过错责任是指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如一般的人身侵权案件,侵权人需存在过错才承担责任 。无过错责任是指法律规定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 ,如产品责任,生产者、销售者对缺陷产品造成的损害,即使无过错也可能承担责任 。公平责任是指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 ,如在一些意外事件中,双方对损害发生均无过错,可根据公平原则分担损失 。

主观题案例精析技巧

(一)准确理解案件事实

        在面对主观题案例时,要绝对忠于案情,不擅自增补或修改案情 。对于模糊的案情,按照常理进行推定 。例如在刑法案例中,若未提及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情节,就视为不存在该情节 。同时,要注意案件中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解题的关键,如民法案例中合同签订的时间、履行的期限等。

(二)按照逻辑顺序分析

       1.     刑法主观题:按照时间顺序逐行为进行分析,当单行为触犯多罪时,依据罪数分析理论进行判断 。对于共同犯罪,先从正犯入手,考察顺序为共同正犯、间接正犯到教唆犯 。遵循重罪优先原则,即故意犯优先于过失犯,作为犯优先于不作为犯,既遂犯优先于未遂犯 。当重罪不成立时再考察轻罪 。

       2.     民法主观题:先确定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是物权关系、合同关系还是侵权关系等 。然后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则进行分析,如在合同纠纷中,先判断合同的效力,再分析合同的履行情况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各法律关系之间的关联性 。

(三)妥善处理观点分歧

        如今的法硕考试中,观点展示类题目越来越常见 。当遇到观点分歧影响结论的情况时,首先要列明各观点的主旨,然后说明理由依据,最后给出对应的结论 。例如在刑法中,对于事实认识错误的处理存在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两种观点,在答题时要分别阐述两种观点对案件的分析及结论 。

(四)规范答题表述

        答题时要使用专业的法律术语,表述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答题,如先表明观点,再阐述理由 。在阐述理由时,要结合具体的法律条文和案件事实进行分析 ,使答案具有说服力 。例如在回答侵权责任的问题时,要写明依据的是哪条法律规定,以及案件事实如何符合该规定 。

  总结

       《刑法》与《民法》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通过对高频考点的深入理解和主观题案例精析技巧的反复练习,考生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应试能力,在法律硕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未来的法律职业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 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