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六级阅读提速秘籍:如何30分钟搞定长篇阅读
2025-08-04 11:10
来源:
作者:山西新东方
咨询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相关问题,请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四六级考试中,长篇阅读(即段落信息匹配题)往往让考生头疼:文章长、信息散、时间紧,稍有迟疑就会超时。其实,这类题型并非考查逐字逐句的精读能力,而是快速定位、抓取关键信息的技巧。掌握以下方法,30分钟内搞定长篇阅读并非难事。
一、先题后文:用题干“锚定”关键词
长篇阅读的核心是“匹配”——将题干信息与原文段落对应。直接通读全文再看题,不仅耗时,还容易遗漏细节。正确的做法是先读题干,划出关键信息,再带着“目标”扫读文章。
1. 优先标记“特殊词”
题干中出现的数字(年份、数量)、大写词(人名、地名、机构名)、专有名词(学科、术语)等,在原文中多以原词形式出现,是定位的“天然锚点”。比如题干提到“2023年教育部报告”,直接在原文中找“2023”“教育部”即可快速锁定段落。
2. 提炼“核心动作或观点”
若题干无特殊词,需提炼主谓宾核心信息。例如“Many students struggle to balance part-time jobs and studies”,可锁定关键词“students”“balance part-time jobs and studies”,在原文中寻找表达“学生”“平衡兼职与学习”的段落。
提醒:10道题干通常对应10个不同段落,且题干信息多为原文的同义替换(如“struggle”换成“find it hard”),划关键词时需灵活理解。
二、略读为主:抓段落“骨架”,跳过细节
长篇阅读文章多来自外刊,结构清晰但细节繁杂。逐句精读会严重拖慢速度,需学会**“扫读段落首尾句+略读中间”**,快速判断段落核心内容。
1. 首句、末句定主旨
英语文章多为“总-分”或“分-总”结构,段落首尾句往往是主旨句,集中体现该段讨论的核心话题。例如某段首句提到“Online education has changed the way students learn”,可快速判断该段与“在线教育对学习方式的影响”相关,若题干涉及此内容,即可优先匹配。
2. 跳过“举例、数据、形容词”
段落中间若出现“for example”“such as”引导的例子,或具体数据、描述性形容词(如“beautiful”“complicated”),可暂时略过——这些细节是支撑主旨的,而非主旨本身。除非题干明确考查细节,否则无需停留。
3. 注意“转折词”后的内容
若段落中出现“but”“however”“yet”等转折词,其后内容往往是作者真正想强调的重点,可能与题干信息直接相关,需重点关注。
三、“题文同序”辅助:缩小搜索范围
虽然长篇阅读官方未明确“题文同序”(即题干顺序与原文段落顺序一致),但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前6-7题通常符合这一规律。利用这一特点,可避免盲目通读全文。
• 解第1题时,从文章开头扫读;
• 解第2题时,从上一题定位的段落之后继续扫读;
• 若某题较难,可先标记跳过,完成后面题目后,根据剩余段落范围反推,减少搜索量。
例外处理:最后2-3题可能出现“乱序”,此时需结合关键词,在未匹配的段落中集中排查。
四、“排除法”提速:减少重复劳动
长篇阅读共15个段落,匹配10道题,意味着有5个段落为干扰项。每确定一个题干对应的段落,就立即在段落前标记题号,后续不再关注该段落,避免重复阅读。
例如:确定第3题对应第7段后,将“3→7”标记在试卷上,后续解题时直接跳过第7段,专注于剩余段落,大幅减少无效阅读。
五、限时训练:用“节奏”倒逼速度
技巧再好,缺乏限时训练也难以落地。建议按以下步骤练习:
1. 5分钟划题干关键词:快速通读10道题干,标记特殊词和核心信息;
2. 20分钟匹配题目:按“题文同序”原则,用略读法定位段落,每道题控制在2分钟内;
3. 5分钟检查:重点查看未匹配的题目,在剩余段落中快速排查。
初期可从单篇35分钟开始,逐步压缩至30分钟。训练材料优先选择近5年真题,熟悉命题人的同义替换规律(如“solve”换成“tackle”“address”)。
最后提醒:避开“精读陷阱”
长篇阅读的核心是“找匹配”,而非“理解全文”。即使某段内容没完全看懂,只要题干关键词与段落主旨对应,即可大胆标记。过度纠结细节只会浪费时间,影响整体节奏。
总结
掌握以上技巧,再配合针对性训练,30分钟搞定长篇阅读绝非空谈。记住:速度的本质是“精准取舍”——抓关键、舍细节、巧排除,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实现高效匹配。
即日报名还可以免费参加线下试听课
如需咨询更多大学四六级/大学预科问题,可沟通右下角客服老师
或拨打太原新东方机构官方电话: 13223510342 (微信电话同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