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工业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业工程综合》
2025-04-30 14:02
来源:沈阳工业大学研究生
作者:
沈阳工业大学《工业工程综合》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2025考研资讯信息。
考试科目名称:工业工程综合
一、考试大纲援引教材
《基础工业工程》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易树平、郭伏 2018年
《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方庆琯 2018年
《生产计划与控制》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吴爱华,赵馨智 2019年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苏秦 2019年
《人因工程学》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郭伏、钱省三 2018年
二、考试要求:
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且深入地理解工业工程的核心内容、显著特点、实践方法及其在不同行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涵盖了对《基础工业工程》、《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以及《人因工程学》等关键课程的深入掌握。
在《基础工业工程》中,考生需熟悉工作研究、时间研究以及方法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便能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物流网络的构建、设施选址与布局规划,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物流挑战,提高物流效率并降低成本。《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如何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并进行实时控制,确保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满足市场需求。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中,考生需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如何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高标准需求。《人因工程学》课程强调人与机器、环境的交互关系,要求考生理解并应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产品和工作环境,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舒适度。
通过这些课程的深入学习,考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工业工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具备高度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工业工程与管理人才。
三、考试内容:
1、基础工业工程
(1)生产与生产率管理
①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流水线生产分类及定义,流水线生产的基本特点。
②生产率定义,生产率测定与评价定义,生产率测评的意义、种类与计算。
(2)工业工程概述
①工业工程的定义,工业工程的学科性质、内涵和意识,工业工程发展历程及三个代表人物贡献。
②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工业工程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3)工作研究
①工作研究的特点、内容、分析技术、实施步骤。
②方法研究的定义、特点与目的。
③制定时间标准的三种方法,作业测定的定义、目的与用途。
(4)程序分析
①程序分析的定义、特点与目的。
②工艺程序分析的定义与特点,绘制工艺程序图。
③流程程序分析的定义与特点,绘制物料型流程程序图和人流型流程程序图。
④线路图与线图的定义及两图的不同之处。
⑤管理事务分析的定义,绘制管理事务流程图。
(5)作业分析
①作业分析的定义和种类。
②人-机作业分析的定义和用途,绘制人-机作业分析图(含闲余能力计算)。
③联合作业分析的定义和目的,绘制联合作业分析图。
④双手作业分析的定义和作用。
(6)动作分析
①动作分析的定义、目的和用途,动作分析方法的种类及特征,18种动素符号。
②理解动作经济四条基本原则、动作三要素。
③绘制动素图并结合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善。
(7)秒表时间研究
①秒表时间研究定义与特点,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
②四种评定方法。
(8)工作抽样
①工作抽样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②工作抽样方法与步骤。
(9)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
①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定义、特点及用途。
②模特排时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模特法21种动作分类,对双手操作情况进行综合模特分析。
(10)标准资料法
①标准资料与标准资料法的定义,标准资料法的特点。
②标准资料的种类、表现形式和分级。
(11)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定义、原理和应用。
(12)现场管理方法
①现场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的定义。
②“5S”的含义,“5S”管理的内容。
2、现代物流设施与规划
(1)概述
①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
②现代生产物流的特点
③“设施规划设计”的发展
④精益生产和准时制对物流设施与规划的影响
(2)物流通用设备
①集装单元化设备
③搬运装卸机具
(3)生产线物流设备
①辊子输送机
②链式输送机
③悬挂输送机
④物流工位器具
(4)工厂物流分析
①工厂物流分析的基本概念
②工厂物流分析的技术工具
③物料搬运系统分析
(5)设施选址及其评价
①设施选址的意义及步骤
②影响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③选址的评价方法
(6)工厂布局设计
①设施规划概述
②流程分析与空间需求分析
③SLP法求解
④方案评价与选择
(7)自动化仓储系统
①货架
②巷道式堆垛起重机
③AS/RS的自动化技术
④AS/RS的设计规程
(8)分拣系统
①分拣作业
②计算机辅助拣选系统
③自动分拣机
④分拣系统规划
3、生产计划与控制
(1)生产计划与控制概述
①生产与生产系统
②生产运作系统的类型、构成与组织形式
③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
(2)生产运作系统战略规划
①企业战略与生产运作战略
②生产类型的选择
③生产能力规划
④生产技术选择
(3)产品开发管理
①产品设计
②工艺设计
③新产品的试制与鉴定
④服务设计
⑤产品开发组织
(4)库存管理
①库存控制的目的和基本决策
②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③确定型订货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
④随机型订货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
(5)生产计划
①综合计划
②主生产计划
③物料计划和企业资源计划
④生产能力计划
(6)生产能力计划
①生产能力的基本知识
②粗能力计划
③能力需求计划
④服务能力
(7)生产作业计划
①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
②工艺专业化工作重心的生产作业计划
③项目型生产计划
④作业排序
⑤准时制生产、约束理论和高级计划排程
(8)生产作业控制
①生产控制基础知识
②作业分配
③生产进度控制
④在制品控制
⑤生产调度
(9)设备管理
①设备磨损与设备故障
②设备维护与修理
③全员生产维修制
4、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1)质量管理概论
① 质量的基本概念、发展、现代质量观以及相关术语。
② 质量管理的概念、发展过程及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
(2)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
①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体系的产生发展、构成及特点。
②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以及评价与改进。
(3)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① 过程变异和数据。
②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和方法(分层法、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相关图和控制图)。
(4)设计质量控制
① 设计质量概述以及相关的设计质量控制技术(QFD、TRIZ理论等)。
② 设计质量的控制原则、特性分类以及评价。
(5)质量检验
① 质量验证与产品验证的概念;质量检验计划的编制及其目的和内容。
② 抽样检验和计数抽样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原理。
(6)过程控制及质量改进
① 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的基本概念;过程能力的判断标准。
② 统计过程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③ 六西格玛质量的含义及基本原则;相关的质量改进方法(DMAIC阶段的主要工作及工具)。
(7)质量成本与质量绩效
① 质量成本的基本概念和构成;合理的质量成本构成。
② 质量的经济型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经济型。
(8)数据质量与信息质量
① 数据与信息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数据质量的评价方法。
② 质量信息的概念、类别以及相关流程。
(9)服务质量管理
① 服务和服务质量的概念、特性以及相关的服务质量模型(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差距分析模型等)。
② 服务交互过程的主要模型和方法;CAMSE模型的具体含义。
(10)供应链质量管理
①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内容、内涵及特点。
② 传统质量管理工具的适用范围和供应链背景下的质量管控策略。
(11)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① 可靠性的概念、设计分析流程以及运用的相关技术。
②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概念及准则制定的流程和内容。
③ 可靠性的主要分析方法和主要设计方法;故障模式分析方法和应用情况。
5、人因工程学
(1)人因工程学概述
①人因工程学定义、起源与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②人因工程学研究内容、应用领域与研究方法。
(2)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①人体测量(人体尺寸、百分位定义、含义及计算、人体尺寸应用)。
②人体系统及其协调(人体系统协调、感觉器官、运动器官)。
③人的心理因素(人的心理因素、影响能力的因素)
(3)体力工作负荷
①人体活动力量。
②体力工作负荷及消耗能量。
③作业时的氧耗动态(氧债、静态作业氧耗特征)。
④劳动强度(定义与内涵、世界各国的劳动强度评价)。
(4)人的信息处理系统
①人的信息处理系统模型。
②感知觉系统的信息加工(感知觉系统的信息加工机理、瞬时记忆、中时记忆、注意及其功能与特性)。
③中枢系统信息加工(长时记忆、遗忘曲线、遗忘原因的理论假说)。
④人的信息输出(反应时定义及种类、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及其在特殊工作场景的应用)。
⑤人的脑力负荷(定义及其测量方法)。
(5)疲劳
①人体疲劳的种类。
②人体疲劳产生的机理。
③人体疲劳产生的原因。
④降低人体疲劳途径。
(6)作业环境
①微气候环境(微气候要素、人体热平衡方程、微气候对人体的影响、微气候评价)
②照明与色彩环境(光的物理量、视觉特性、照明与作业绩效关系、照明环境设计、色彩对人体的影响及色彩调节与应用)。
③噪声与振动环境(噪声的物理指标与生理指标、设备/环境噪声计算、噪声评价与控制、振动的物理量及评价)。
④空气环境。
(7)作业空间设计
①作业空间设计概述(作业空间、安全作业空间)。
②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③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各种作业姿势优缺点、作业空间的设计参数)
④座椅设计(坐姿的生物力学分析、座椅设计参数)。
(8)人机系统
①人机系统概述(人机系统定义、组成及类型)。
②人机系统设计内容(人机功能分配、人机系统设计内容)。
③人机界面设计(显示器设计、控制器设计、显示器与控制器相合性设计)。
④人机系统的其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