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8万考生注意!2025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这些专业却在扩招
2025-06-25 15:48
来源:考研研究生
作者:大连新东方考研
一、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回落,388 万考生进入 "理性报考时代"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 388 万,较 2024 年的 405 万减少 17 万,较 2023 年的 474 万下降 186 万,呈现连续两年下降趋势(数据来源: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2025 年研招报告)。这一现象打破了 2015-2022 年连续 8 年的增长态势,标志着考研热潮进入阶段性调整期。
从区域分布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报名人数下降幅度达 12%,而中西部省份如湖北、陕西等地降幅控制在 5% 以内。中国教育在线研招网分析指出,报名人数回落主要受三方面影响:一是经济复苏带动就业市场回暖,2024 届毕业生就业率较上年提升 3.2 个百分点,部分考生转向直接就业;二是考研竞争激烈化促使考生理性评估,2024 年全国平均报录比仍达 4.8:1.非刚需考生选择暂缓报考;三是专业硕士扩招政策引导下,部分考生转向非全日制或职业教育路径。
二、报名人数下降≠竞争减弱,这些领域扩招释放结构性机会
尽管整体报名人数减少,但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硕士点仍在大规模扩招。2025 年全国硕士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 2.3 万人,其中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能源工程等专业扩招幅度超 20%。
1.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业:扩招 1800 人,校企联合培养成主流
据教育部学位管理司公布,2025 年新增人工智能硕士点 127 个,全国招生规模达 1.2 万人,较 2024 年增长 18%。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通过 "企业导师制",与百度、腾讯等企业共建实验室,毕业生平均起薪达 28K / 月(智联招聘 2025 年应届生薪资报告)。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该专业调剂比例达 35%,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今年接收调剂生 120 人,超过一志愿录取人数。
2.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双碳目标驱动,211 院校扩招超 40%
随着 "双碳" 战略深入推进,新能源专业成为扩招主力。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等院校 2025 年招生计划较上年增加 42%,研究方向覆盖光伏材料、储能技术等前沿领域。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宁德时代等企业的比例达 65%,起薪较传统工科高 30%。调剂市场中,新疆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院校该专业连续三年接收调剂生超百人,且录取分数普遍低于国家线 5-10 分。
3. 数字经济与管理:交叉学科受捧,财经类院校扩招 15%
商务部研究院调研显示,2025 年数字经济相关岗位人才缺口达 230 万,带动考研招生规模扩张。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院校数字经济硕士点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 15%,课程设置融合经济学、数据科学与区块链技术。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增 "数字经济与智能决策" 方向,首年招生即录取 32 人,其中跨专业考生占比达 78%。
三、报名人数下降背景下,2025 考生报考策略三大关键点
面对报考形势变化,考生需从数据中挖掘机会,制定精准报考策略:
1. 关注 "新增硕士点" 红利,首年招生院校竞争较小
教育部 2024 年审批通过的 268 个新增硕士点(如江苏高校新增人工智能、碳中和专业)在 2025 年首次招生,这类院校往往存在 "报考洼地"。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其新增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硕士点首年招生仅 32 人报考,最终录取分数线较国家线低 8 分。建议考生登录教育部学位授权公示平台,筛选本地区新增专业。
2. 把握 "专业硕士扩招" 趋势,非全日制项目性价比凸显
2025 年专业硕士招生占比已达 65%,较 2020 年提升 12 个百分点。其中 MBA、法律硕士(非法学)等专业非全日制项目扩招明显,如大连理工大学 MBA 非全日制方向招生人数较上年增加 20%,且学费较全日制低 30%。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持有非全日制硕士学历的职场人薪资增长率达 18%,高于全日制毕业生 12% 的平均水平。
3. 调剂环节善用 "动态数据",锁定扩招专业补录机会
2025 年研招网调剂系统升级后,志愿锁定时间由 48 小时缩短至 36 小时,并实行 "12 小时开放制",考生可更灵活地调整志愿。建议关注中国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的 "专业缺额统计",如经济学、文学类专业因国家线下降 15 分,2025 年调剂机会较上年增加 40%。历史数据显示,4 月 10 日 - 20 日为调剂补录高峰期,考生可重点关注此时段的院校二次开放信息。
四、专家解读:考研报名趋稳是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必然结果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下降,本质是高等教育从 "规模扩张" 转向 "质量提升" 的体现。"2025 年硕士招生计划中,国家专项计划、退役士兵计划等政策性扩招占比达 12%,说明招生结构在向国家战略需求倾斜。" 他建议考生关注《"十四五" 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中提及的 "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建设高校,这些院校的相关专业往往具备更多资源倾斜。
随着考研生态从 "过热" 回归 "理性",388 万考生正站在新的选择节点上。无论是瞄准扩招专业的结构性机会,还是利用调剂政策的时间窗口,理性分析数据、结合个人职业规划的报考策略,将成为 2025 年考研成功的关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表示,未来研招改革将进一步强化 "需求导向",建议考生密切关注院校官方发布的招生动态,在变化中捕捉机遇。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考研信息,包括历年分数线、历年真题、成绩查询、考研大纲、招生简章、招生计划等,可以关注大连新东方考研官网,也可以直接联系在线老师进行咨询。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你的考研政治复习提供帮助,祝你备考顺利,考研成功!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