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34《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2025-07-25 16:28
来源: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
作者:
辽宁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2025考研资讯信息。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为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一、考试性质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是2025年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要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考查学生对新闻传播学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
二、考试要求
考试检验考生新闻传播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媒体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为进一步培养业务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强的新闻与传播高级业务人才奠定必要的新闻传播学职业技能基础。
三、主要考察知识点
第一章传播理论
(一)传播与符号
1.传播
2.信息
3.有关符号的理论
4.象征性社会互动
(二)人类传播史
1.人类传播的发展阶段
2.人类传播的规律与趋势
3.信息社会的特点
(三)传播类型与传播模式
1.主要传播类型
2.经典传播模式
(四)新媒介与媒介融合
1.媒介与技术
2.英尼斯、麦克卢汉等人的理论
(五)大众传播与国际传播
1.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
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
3.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
4.文化帝国主义
(六)传播者与传播体制
1.传播者与把关研究
2.传播体制研究与媒介规范理论
3.媒介专业主义
(七)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
1.传播效果的层面与类型
2.传播效果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其发展
3.关于受众的各种理论及受众观的变迁
(八)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1.传播学“四大先驱”
2.传播学经验学派
3.传播学批判学派
(九)传播学研究的专题领域
1.新媒介研究
2.媒介素养
3.阶层、社会公平与大众媒介
4.公共关系、危机传播
第二章 新闻理论
(一)新闻本源
1.陆定一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2.新闻的定义与特征
3.新闻的要素与类别
(二)新闻真实
1.新闻工作中的真实性原则
2.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三)新闻价值
1.新闻选择的标准
2.新闻价值的要素
3.新闻价值的实现
4.宣传价值
(四)新闻事业
1.新闻事业的发展阶段
2.新闻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3.新闻事业的基本属性
4.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五)新闻宣传
1.宣传的内涵与特点
2.宣传与新闻的区别
3.新闻宣传的动机与效果
4.对外新闻宣传
(六)新闻舆论与舆论监督
1.舆论的内涵、特征
2.舆论监督的内涵与特征
3.舆论监督的原则与方法
4.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
(七)新闻出版自由
1.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新闻出版自由的具体性与相对性
3.两种社会制度下的新闻出版自由
(八)新闻法治
1.新闻法治的含义
2.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及中外新闻法制的比较
3.新闻传播活动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4.知情权、隐私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广告学基本理论
(一)广告的产生与发展
1.现代广告产生的历史条件
2.媒介技术的变革对广告传播活动的影响
3.不同文化对广告创作的影响
(二)中外广告史
1.中国古代的广告形式
2.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3.中国广告代理制的发展过程
4.中外广告创意与表现的不同
(三)广告的功能与价值
1.广告的经济价值
2.广告的文化价值
3.广告的社会责任
(四)广告与品牌传播
1.广告与品牌的关系
2.广告与消费者品牌认知
3.广告与品牌形象
(五)广告创意与策略
1.广告创意的符号表现
2.广告创意的发展趋势
3.广告的定位与诉求策略
4.广告的传播策略
(六)广告媒介
1.广告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广告媒介策略
参考书目:
1.《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新闻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 《广告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广告学概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4.《新闻采访学》(第三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新闻写作教程》(第一版),刘明华、徐泓、张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更多考研常识、考研热点、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领取更多考研大礼包。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