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大连考生注意!本地高校扩招 12%,这些专业有专项计划

2025-07-29 15:23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meow

  根据教育部最新部署,大连海洋大学 2025年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招生规模 1033 人,较 2024年扩招 12%,其中水产、海洋工程等特色学科扩招幅度显著,并首次设立「蓝色学科专项计划」,为大连本地考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2026 年考研招生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学科优势将更加凸显。以下从学科优势、专项政策、报考策略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助力未来考研的考生精准把握机遇。

  水产学科:国家级一流学科的硬核实力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学科是辽宁省「国内一流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始终位居全国前 5%,202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120 人,较去年增加 20%。该学科以「鱼虾贝藻参」遗传育种、健康养殖与渔业资源开发为核心方向,形成了三大独特优势:

  科研平台集群化发展:拥有国家级水产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 3 个国家级平台,以及辽宁省北方水产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 8 个省级平台。2025 年 1 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北方海洋数据应用工程中心,投资超 1 亿元,配备大型卫星地面站与计算存储服务器 580 台套,可提供海洋牧场监测、水产病害预警等实时数据服务。依托「水产遗传育种中心」,团队培育的「大连紫海胆」新品种已实现产业化推广,年产值超 5 亿元。

  教学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首次创立「3+1」强实践培养模式(3 年理论学习 + 1 年企业实训),与中国水产有限公司、广州利洋水产等 56 家行业龙头建立定向培养合作,毕业生可直接进入企业研发或管理岗位。近五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中获国家级奖项 32 项,发表 SCI 论文 150 余篇,考研率达 40%,其中 30% 进入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水生所等顶尖科研机构深造。

  专项计划倾斜显著:设立「渔业振兴专项计划」,面向大连本地考生提供 20 个定向名额,优先录取有水产养殖、渔业生产实践经验的考生,复试成绩占比提升至 60%。「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中,水产学科单列 5 个名额,对服役期间从事海洋渔业相关工作的考生给予加分激励。

  海洋工程学科:海洋强国战略的人才孵化器

  海洋工程学科是大连海洋大学「海洋强基」战略的核心支撑,2026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45 人,涵盖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轮机工程等方向,其学科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科交叉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聚焦中小型渔船设计与海洋牧场装备研发,与中船大连造船厂、大连辽南船厂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学生可参与「深远海养殖平台」「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等国家级项目。海洋技术专业依托「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分中心」,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海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研究,毕业生可进入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

  2.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突出:学科团队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 人、「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 人,近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 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8 项。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团队研发的「智能渔业养殖机器人」已实现量产,获授权发明专利 12 项,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超 2000 万元。

  3.地域优势与就业前景广阔: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聚集了中远海运、招商局等航运巨头,海洋工程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 70%,平均起薪超 12 万元 / 年。专项计划中,「海洋工程创新人才计划」面向大连高校应届毕业生开放 15 个名额,优先录取参与过「全国大学生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竞赛的考生。

  报考策略:抢占专项计划红利的三大路径

  1.精准定位专项计划:「蓝色学科专项计划」涵盖水产、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三个学科,共设 50 个名额,大连户籍考生报考可享受初试总分加 10 分政策,且复试线较普通考生低 5-10 分。校企联合培养计划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 12 家单位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可获「双导师 + 双基地」培养资源,毕业时优先推荐至合作单位就业。

  2.差异化备考策略:水产学科需重点掌握《鱼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关注「水产病害防控」「海洋牧场建设」等行业热点;海洋工程学科需强化《船舶原理》《海洋工程力学》,熟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建议参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研究生海洋装备创新设计大赛」,获奖经历可使复试竞争力提升 30%。

  3.地域资源整合:大连市「海洋经济人才振兴计划」对大连海洋大学毕业生给予安家补贴(硕士 5 万元 / 人)、科研启动资金(10 万元 / 人)等政策支持,考生可在复试时提交《大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研读报告作为加分项。加入「大连海洋大学校友会」,可获取行业招聘信息、导师推荐等资源,近三年通过校友内推进入头部企业的毕业生占比达 40%。

  风险规避与行动清单

  警惕信息差陷阱:部分专项计划存在隐性门槛,如「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要求服役期间无处分记录,且报考专业需与服役经历相关,考生需提前核对招生简章。注意学科方向调整,2026 年海洋工程学科新增「海洋新能源工程」研究方向,初试科目增加《能源与动力工程基础》,需及时更新复习资料。

  关键时间节点把控:预报名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24-27 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注册与信息填报。专项计划申请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10 月 15 日,需向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学院提交《专项计划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材料准备包括本科成绩单、科研成果证明、实践经历证书等,建议使用「学科优势 + 实践成果 + 地域关联」三维简历模板。

  大连海洋大学 2025 年硕士招生计划的调整,为本地考生提供了「学科优势 + 地域红利 + 政策倾斜」的三重机遇,为26考研及27考研的同学提供了有效参考。建议考生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重点关注水产、海洋工程等特色学科的专项计划,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与校企合作平台,构建「学科知识 + 产业技能 + 地域关联」的复合竞争力。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官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