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所二本院校首招硕士!27 考研过国家线就录,专业清单在此
2025-08-05 14:12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Joy
2027 年考研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当多数考生还在为 985/211 院校的激烈竞争焦虑时,一批 “宝藏院校” 悄然浮出水面 —— 全国 9 所二本院校首次获批硕士点,2027 年将正式启动招生。这些院校不仅招生门槛友好,更可能存在 “过国家线就录取” 的政策红利,对于分数竞争力有限却想稳妥上岸的考生来说,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什么首招硕士的二本院校值得关注?
近年来,教育部持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规模,尤其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倾斜。2024-2025 年新增硕士点中,超过 60% 集中在地方二本院校,这些院校首次招生时往往面临 “生源不足” 的问题。以 2025 年数据为例,贺州学院、莆田学院等新增硕士点院校的部分专业复录比仅 1.1:1.远低于传统院校 1.5:1 的平均水平。
更关键的是,首招院校为吸引生源,通常执行 “国家线即复试线” 政策,且复试淘汰率极低。例如天津财经大学 2025 年税务专硕复试线仅 336 分(与国家线持平),336-350 分区间考生录取率达 67.9%。对于 2027 年考生而言,抓住首招窗口期,相当于降低了 “上岸” 难度。
9 所首招硕士院校及专业清单(2027 年最新)
根据各地教育部门公示信息及高校筹备动态,2027 年首次招收硕士的二本院校及专业如下: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
新增专业:翻译(055100)、物流工程与管理(125604)
学制:2 年(专业学位)
特色:依托北京物流枢纽优势,课程含京东、顺丰等企业实践模块。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
新增专业:社会学(030300)、社会工作(035200)
学制:3 年(学术学位)
优势:全国唯一女子院校,女性发展研究方向特色鲜明。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新增专业:电子信息(085400)、机械工程(080200)
学制:3 年(专业学位)
亮点:与德国双元制高校合作,实践学分占比达 50%。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
新增专业:体育教学(045201)、建筑学(085100)
学制:3 年(专业学位)
资源:拥有河北省唯一的建筑遗产保护实验室。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太原)
新增专业:新闻与传播(055200)
学制:2 年(专业学位)
侧重:聚焦黄河文化传播,与山西电视台共建实习基地。
赤峰学院(内蒙古赤峰)
新增专业:口腔医学(105200)
学制:3 年(专业学位)
优势:内蒙古东部唯一口腔医学硕士点,基层医疗人才定向培养项目支持。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
新增专业:国际商务(025400)
学制:2 年(专业学位)
特色:对接长三角外贸企业,毕业生可推荐进入中韩自贸区企业。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
新增专业:机械工程(080200)
学制:3 年(学术学位)
资源: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共享实验室资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长沙)
新增专业:小学教育(045115)、学科教学(语文)(045103)
学制:2 年(专业学位)
背景:湖南省重点建设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师资输送基地。
报考这些院校,需要注意什么?
动态关注招生简章:首招院校的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可能调整。例如吉林师范大学 2027 年将部分自命题科目改为统考,考生需在 2025 年 9 月后密切关注高校研究生院官网。
复试准备侧重基础:新增硕士点复试更看重考生是否适配培养方向。建议提前联系导师(院校官网通常会公布导师邮箱),了解研究方向。
国家线参考标准:2026 年硕士国家线预计与 2025 年持平(例如工学 260 分左右,文学 363 分左右),过线后需尽快准备复试,切勿观望。
就业前景考量:这些院校专业多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如盐城工学院国际商务专业适合意向长三角外贸岗位的考生,河北工程大学建筑学侧重京津冀基建领域。
抓住 “首招红利期”,稳妥上岸不踩坑
对于 2027 年考生而言,这 9 所院校的首次招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竞争压力小、录取门槛低,挑战则是需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主动搜集资料。建议考生结合自身职业规划,优先选择与地域产业匹配的专业,同时做好 “备选方案”—— 毕竟首招院校的培养质量仍需时间检验。
最后提醒:2027 年硕士报名将于 2026 年 10 月启动,9 月各校招生简章发布后,务必核对专业代码、考试科目等关键信息,有疑问可直接拨打高校研招办电话咨询。祝各位考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上岸通道”!更多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注:本文院校名单基于 2025 年教育部公示新增硕士点院校预测,最终以 2026 年 9 月各校正式公告为准)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