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正念冥想与番茄工作法:2025 考研抗压增效组合策略

2025-08-08 16:15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Joy

  2025 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不仅考验知识储备,更考验心理素质和时间管理能力。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紧迫的复习进度,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许多考研 er 难免感到压力如山,身心俱疲。别担心,今天为大家带来两大法宝 —— 正念冥想与番茄工作法,助力大家在考研路上抗压增效,轻松前行。

  正念冥想:心灵的减压舱

  起源与发展

  正念冥想起源于古老的佛教传统,原称为内观或内在冥想,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沉淀。经过哈佛大学教授乔・卡巴 - 金重新命名为正念减压疗法(MBSR)并大力推广后,它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自 2017 年起,关于正念冥想的科学研究论文更是呈现出激增态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并受益于这种古老而神奇的心理训练方法。

  减压与增效原理

  从科学角度来看,正念冥想有着诸多益处。一方面,它能降低杏仁核的反应,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处理恐惧、焦虑等情绪的区域,杏仁核反应降低,我们自然能减少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干扰。另一方面,正念冥想还能激活左侧额叶皮层,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通过专注当下的呼吸和身体感受,我们将思绪从对过去的纠结和对未来的担忧中拉回,清空杂念,让大脑得到深度放松。当我们的身心处于平静、放松的状态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记忆力和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据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坚持正念冥想的人,其专注力和认知能力都有显著提高。

  具体练习步骤

  选择安静空间:找一个安静、舒适,不会被打扰的地方,比如自己的房间、图书馆的角落等。可以坐在椅子上,双腿平放,接触地面,也可以选择半盘着腿坐在地上。保持脊柱挺直,双手轻轻放在膝盖上,手掌朝上,闭上眼睛,放松身体,让自己从生理上先进入放松状态。

  专注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每一次吸气时,空气进入鼻腔,缓缓充满胸腔,腹部微微隆起;呼气时,气息从体内缓缓流出,腹部逐渐收缩。不要刻意用力呼吸,也无需过度集中注意力,只需将注意力轻柔地放在呼吸上,感知呼吸的过程,觉察自己的意识。

  延长呼气时间:在专注呼吸的基础上,尝试尽可能地延长呼气时间。每一次呼气,都想象将身体内的压力、疲惫、焦虑等负面情绪一同带出体外。当杂念出现时,不要自责或懊恼,只需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日常融入:除了专门抽出时间进行正式的正念冥想练习外,还可以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比如,在走路时,专注于每一步的移动,感受脚掌与地面的接触;吃饭时,细细品味每一口食物的味道、口感,感受食物带来的愉悦。

  每天坚持 10 - 15 分钟的正念冥想练习,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更加平静,抗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番茄工作法:时间管理的高效秘诀

  方法简介与背景

  番茄工作法由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西洛里在 1992 年提出。当时,他在上大学期间因效率低下而苦恼,尝试了多种方法后,最终发明了这种简单易行的时间管理方法。其原理是将工作时间分割成一个个 “番茄钟”,每个番茄钟时长为 25 分钟,在这 25 分钟内,专注于一项任务,不受任何干扰。25 分钟结束后,休息 5 分钟,每完成 4 个番茄钟,进行一次 15 - 30 分钟的较长休息。由于弗朗西斯科最初使用的定时器形状像番茄,所以这个方法被命名为番茄工作法。

  提升专注与效率的奥秘

  科学的专注力周期:大量科学实验表明,25 分钟是人专注力保持最佳的时间段。在开始一项任务时,我们的注意力呈曲线上升,到达第 25 分钟左右时,注意力开始容易被外界因素分散。此时,通过短暂的 5 分钟休息,我们能快速恢复精力,重新投入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节奏。而且,5 分钟的休息时间不长不短,既能起到放松的效果,又不会让大脑的注意力过度分散,难以收回。

  积极的反馈机制:长时间进行单一工作,容易让人产生疲惫和厌倦感。番茄工作法将工作分解成多个 25 分钟的小片段,每完成一个番茄钟,我们就能获得一次休息机会,这种即时奖励会给我们带来一种成就感和获得感,让我们觉得任务并非遥不可及,从而更有动力继续下去。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步骤与核心技巧

  评估与分解任务:在开始番茄工作法之前,先选择一项待完成的任务,并对任务所需时间进行评估,计算出大概需要多少个番茄钟。对于复杂的任务,要学会将其拆分成具体可执行的小任务,这样不仅能降低任务难度,方便准确预估时间,还能减小心理压力,提高执行动力。比如,复习一门课程,可以将其拆分成知识点梳理、做题练习、错题分析等小任务,分别安排番茄钟进行。

  专注任务,减少干扰:在一个番茄钟内,要尽量避免做任何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干扰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如工作中突然冒出的玩手机、吃东西等想法,此时可以将脑海中的想法快速写下来,等工作结束后再处理,如果想法过于强烈,可先作废这个番茄钟,处理好后再重启。对于外部干扰,如噪音、他人打扰等,要尽量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远离手机、电脑等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设备,提前与他人沟通好,在工作时间内不要打扰自己。

  灵活设置番茄钟时间:虽然一个番茄钟通常为 25 分钟,但这并非绝对固定值。每个人的专注力不同,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刚开始使用,专注力较差,可以将一个番茄钟设为 20 分钟甚至 15 分钟;如果专注力较好,则可以适当延长到 30 分钟或 35 分钟。不过,从科学角度出发,一个番茄钟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45 分钟。通过不断实践,根据自己的进步和实际数据来调整番茄钟的时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回顾与反思:在完成一项任务或一天的学习后,要对番茄工作法的实际运用进行回顾反思。思考任务的完成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分析任务进行中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干扰或中断,以后如何避免;对比预估完成时间和实际完成时间,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自己的时间管理和任务执行能力。

  考研实战应用案例

  案例一:小 A 的逆袭之路

  小 A 是一名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决定考研提升自己。刚开始复习时,面对众多的科目和复杂的知识点,他感到无从下手,压力巨大,学习效率也非常低。后来,他了解到了正念冥想和番茄工作法,并开始尝试运用。每天早上,他会先进行 10 分钟的正念冥想,让自己以平静的心态开启一天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严格按照番茄工作法,每专注学习 25 分钟就休息 5 分钟。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他发现自己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原本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理解的知识点,现在能更快掌握。而且,由于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他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最终成功考上了理想院校的研究生。

  案例二:小 B 的稳步提升

  小 B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总是容易陷入焦虑和拖延的状态。一个知识点看了很久,却总是走神,效率低下。在尝试正念冥想后,他发现自己的内心逐渐平静,能够更好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同时,他运用番茄工作法,将每天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分解,为每个小任务安排相应的番茄钟。每完成一个番茄钟,他都会在纸上打个勾,看到一个个勾,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拖延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最终,小 B 在考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复试。

  写在最后

  2025 考研的征程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在压力中保持从容,在学习中提高效率。正念冥想帮助我们安抚心灵,缓解压力,提升专注力;番茄工作法助力我们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将这两大法宝结合起来,相信每一位考研 er 都能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实现自己的梦想。考研人,加油!让我们一起用正念和专注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更多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