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南海局势、AUKUS 与中美关系:最新时政在考研政治中的考点链接

2025-09-01 15:39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meow

  在 2025 年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南海局势的波澜起伏与 AUKUS 联盟的动态发展成为牵动中美关系的关键变量。对于 2026 年考研学子而言,如何将这些国际热点与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总体国家安全观” 等核心考点精准对接,不仅是政治考试的重要要求,更是理解中国外交战略的关键路径。​

  一、政策演进脉络:从区域博弈到全球格局的时间轴梳理​

  南海问题与 AUKUS 联盟的发展呈现出清晰的时间脉络,考生需重点把握关键节点的战略逻辑关联。2024 年 11 月,澳大利亚宣布自 2025 年起允许日本自卫队定期进驻并参与联合军演,标志着 AUKUS 联盟向 “准军事同盟” 实质化升级。2025 年 6 月,美国国防部正式启动对 AUKUS 核潜艇合作的重新评估,反映出联盟内部在成本分摊与技术转让上的深层矛盾。​

  与此同时,南海局势呈现 “对抗与协商并存” 的特征。2025 年 1 月 17 日至 1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组织联合海空战巡,彰显维护主权的坚定立场。而 8 月下旬,菲律宾拉拢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在南海举行 “波浪 - 2025” 多国联演,形成明显的战略对冲。在外交协商层面,2025 年 3 月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透露,“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已完成案文三读,体现中国通过规则构建维护地区稳定的努力。​

  二、理论内涵:三维视角下的考点解构​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海洋安全维度​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军事安全为保障”,在南海问题上体现为 “主权 - 安全 - 发展” 的三位一体。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在岛礁进行建设和设施维护既改善人员工作条件,也提供导航、救援等国际公共安全产品,完美诠释了 “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相统筹” 的原则。而 AUKUS 联盟的核动力潜艇合作,恰恰对地区核不扩散体系构成挑战,违背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逻辑​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南海问题上体现为双轨并行策略:一方面坚决回击菲律宾等国的侵权挑衅行径,另一方面与东盟国家加快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推动构建 “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这种 “维权与维稳并重” 的思路,正是 “全球安全倡议” 在地区层面的生动实践。​

  (三)大国关系中的辩证思维​

  中美在南海的战略互动体现了 “竞争中把握合作” 的辩证关系。中国坚决反对美国通过 AUKUS 介入地区事务、推行霸权主义,同时在气候变化、海洋环保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保留合作空间。这种既斗争又妥协的策略,符合 “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的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

  三、实践案例:从主权维护到规则构建的双重路径​

  (一)军事安全的防御性实践​

  2025 年 1 月的南海联合海空战巡,是中国军队 “以军事手段捍卫国家主权” 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中 “军事安全为保障” 的核心要义。针对菲律宾在仁爱礁的挑衅行径,中国国防部明确表示 “中方维护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动正当合法”,这种有限度的反制既展示决心又避免局势失控,实现了 “维权与维稳” 的平衡。​

  (二)制度合作的建设性努力​

  与军事行动形成呼应的是中国与东盟的规则协商进程。2025 年中国与印尼签署海上共同开发政府间共识文件,与马来西亚启动海上问题双边对话,实现同南海当事国涉海机制性对话全覆盖。这种通过多边机制化解分歧的实践,正是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 “协商对话” 原则的最佳体现,也为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提供了地区样本。​

  (三)联盟博弈的破局智慧​

  面对 AUKUS 联盟带来的安全挑战,中国采取 “分化 + 对冲” 的策略:一方面利用美国对核潜艇合作的评估僵局,揭露联盟内部矛盾;另一方面通过 “一带一路” 海上合作强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纽带,以 “发展利益” 对冲军事同盟压力。这种 “非对称应对” 思维,彰显了中国外交的战略灵活性。​

  四、考研答题模板:三段式结构的考点应用​

  (一)理论定位层面​

  在回答南海相关问题时,首先应明确理论坐标: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的重要领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的实践场域,也是检验 “全球安全倡议” 有效性的地区试验田。需强调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法理依据与历史事实,以及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的基本立场。​

  (二)政策工具层面​

  论述政策应对可围绕三维展开:在军事安全领域,坚持 “防御性国防政策”,通过战巡等行动展示主权存在;在外交协商领域,推动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构建地区规则体系;在经济合作领域,扩大与东盟的海上务实合作,以 “发展促安全”。同时要批判 AUKUS 联盟的 “军事集团化” 倾向对地区稳定的破坏作用。​

  (三)实践路径层面​

  结合案例分析时,可构建 “问题 - 应对 - 成效” 的逻辑链:针对菲律宾拉拢域外势力军演的行为,中方采取 “军事威慑 + 外交抗议” 的组合措施;面对 AUKUS 扩容,通过揭示其内部矛盾与强化东盟合作双重应对;最终在维护主权前提下保持了南海局势总体稳定,证明 “对话协商而非军事对抗” 是正确路径。​

  五、备考建议:构建时政与考点的映射体系​

  (一)时间轴复习法​

  重点标注关键节点:2024 年 11 月日本宣布进驻澳大利亚(AUKUS 扩容)、2025 年 1 月中国南海战巡、2025 年 3 月 “南海行为准则” 三读完成、2025 年 6 月美国评估 AUKUS、2025 年 8 月南海多国军演,通过时间脉络把握局势演变逻辑。​

  (二)权威资料包构建​

  核心素材应包括: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外交部分原文、王毅外长 2025 年两会记者会讲话、《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白皮书相关章节、人民网关于南海问题的系列评论,这些资料能帮助准确把握官方立场。​

  (三)关联复习策略​

  将热点与考点精准绑定:把 AUKUS 联盟与 “霸权主义新表现” 关联,将南海维权行动对应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海洋安全”,把 “南海行为准则” 磋商链接 “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2025 年考纲新增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大国外交” 关联要求,提醒我们要关注中国外交实践与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联系。习主席访问东南亚期间推动的中越铁路联通、中马新兴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合作,都是中国式现代化惠及周边国家的生动例证,体现了 “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的外交理念。在答题时,可结合这些最新案例,阐述中国如何通过大国外交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在记忆关键词时,要注意构建逻辑链条,如南海问题可关联 “主权完整 + 和平解决 + 人类命运共同体”,AUKUS 联盟可联系 “军事同盟扩张 + 核扩散风险 + 全球安全倡议”。论述题作答时,可采用 “现象描述 — 理论分析 — 对策总结” 的框架,先引用美菲军演、AUKUS 核潜艇合作等事实,再运用主权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等理论进行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的外交实践提出解决方案。​

  总之,把握时政热点与考研考点的结合,关键在于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内在逻辑。通过关注习主席的最新外交讲话和中国的外交实践,我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和 “总体国家安全观” 的丰富内涵,在考试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准确作答。更多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官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