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828《社会学与人类学》考试大纲
2025-09-05 17:57
来源:辽宁大学研究生
作者:
辽宁大学828《社会学与人类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考研资讯信息。
科目代码:828
科目名称:社会学与人类学
满分:150分
社会学部分
第一章导言
建构社会学理论
定义社会学理论
建构社会学理论:更接近事实的观点
第二章古典大理论
涂尔干:从机械连带到有机连带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
韦伯:社会的理性化
齐美尔:文化悲剧日益增长
凡伯伦:商业逐渐控制工业
第三章古典日常生活理论
社会行动
交际
社会行为理论
符号互动理论
行动理论
生活世界
第四章当代理论对社会世界的描述
结构功能理论
冲突理论
一般系统理论
女性主义对宏观社会社会秩序的描述
第五章当代大理论
新马克思理论:文化工业的兴起、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微观—宏观分析:文明化的历程
分析现代性: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分析现代性:难以驾驭的现代性庞然大物以及风险社会
第六章当代日常生活理论
剧场理论(及符号互动论的其他方面):戈夫曼的理论
俗民方法论及对话分析交换理论
理性选择理论
女性主义以及微观社会秩序
第七章当代整合性理论
更具整合性的交换理论
结构化理论
文化和能动性
惯习和场域
整合性的女性主义社会学理论
第八章当代的女性主义理论
基本的理论性问题
当代的女性主义
第九章后现代大理论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转变
渐增的治理性(及其他大理论)
后现代作为现代世界的新时代
消费社会的兴起、符号交换的丧失以及拟像的增加
消费社会和新的消费工具
速度学
女性主义和后现代社会学理论
人类学部分
第一章人类学要义
何为人类学
人类学的领域
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
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进化论
传播与社会、文化
功能论
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续)
自然、结构与符号
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第四章人类体质的属性
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第五章考古与博物
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博物的研究
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田野资料与整理
第八章沟通的意义
理解语言
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交际民族志
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
游猎
游耕
游牧
第十章乡村与城市
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城市社会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性别与社会性别
婚姻与家庭
第十二章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人性与人格
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第十三章族性与社会分层
族群与族性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社会分层
第十四章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政治组织
社会控制
第十五章宗教与仪式
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仪式与巫术
社会中的宗教
第十六章文化展示
人类学与口述
文化撰写
影视人类学
艺术解读
第十七章人类学的应用
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人类学应用实例
更多考研常识、考研热点、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领取更多考研大礼包。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