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辽宁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31《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

2025-09-09 17:57

来源:辽宁大学研究生

作者:

辽宁大学831《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考研资讯信息。



科目代码:831

科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

满分:150分

中国古代文学部分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中国文学史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要作家及流派等相关知识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文学史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求学生具备条理明晰、逻辑清楚地表述自身思想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各种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

1.诗词等韵文文体

2.各体散文

3.小说戏曲等俗文学文体

(二)从先秦到近代各历史时期的文学风貌

1.各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思潮

2.各历史时期文学在内容与艺术等方面的独特表现

3.社会历史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

(三)重要作家、文学团体和文学流派

1.重要作家的生平、思想及创作特色

2.重要文学团体的产生时代、成员、文学主张及创作特色

3.重要文学流派的形成、主张、影响及流变

(四)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1.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2.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3.叙事文学作品故事题材、人物形象等因素的演变

(五)文学思想与批评

1.重要作家、理论家的文学思想与主张

2.重要的文论著述

3. 重要文学理论观点的评析


文献学部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文献学主要是考查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常识及识读、辨析、理解古书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运用文献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求学生具备条理明晰、逻辑清楚地表述自身思想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古籍整理工作。

二、考试的内容

(一)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

1.古典文献的各种载体与时代

2.古典文献的类型及含意

(二)古典文献的目录

1.相关的概念和术语

2.目录学发展简史

3.历代重要目录

(三)古典文献的版本

1.相关的概念和术语

2.版本的不同类型与特征

3.版本的辨识

(四)古典文献的校勘

1.相关的概念和术语

2.基本原则和方法

(五)辨伪与辑佚

1.相关的概念和术语

2.基本原则和方法

(六)古典文献的整理

1.古典文献的标点

2.古典文献的注释

(七)综合应用

1.对指定古籍版面的辨识

2.识读并其内容

3.按要求对其进行整理



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考试大纲

    要求: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众多文学现象、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等的把握,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脉络,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趋势,能够灵活运用当代文学理论观点和审美眼光评价分析各类文学现象,初步具备独立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


第一章第一个十年(1917-1927)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和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各类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及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新社团的创立;新文学的理论建设;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势等。

二、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鲁迅的生平、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等。

三、第一个十年的小说

    问题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乡土小说等各类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

四、第一个十年的诗歌

    新诗的诞生、早期白话诗;郭沫若的生平、文学道路、诗歌创作;新月派诗歌;早期象征派诗歌;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五、第一个十年的散文

    言志派散文;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创造社作家散文;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散文。

六、第一个十年的戏剧

    现代话剧的诞生;田汉、丁西林等早期话剧的开创者及他们的创作。


第二章第二个十年(1928-1937)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二个十年文艺运动发展的线索;无产阶级文学思潮、民族主义文艺思潮和自由主义文艺思潮的出现及对立论争;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势。

二、第二个十年的小说

    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等的小说创作;京海派论争及京派与海派小说;左翼小说。

三、第二个十年的诗歌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现代派诗人的创作。

四、第二个十年的散文

鲁迅杂文;京派的散文;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闲适的小品文;各类报告文学与游记。

五、第二个十年的戏剧

走向广场的戏剧;剧场戏剧的确立;曹禺、夏衍、李健吾的戏剧。


第三章第三个十年(1937.7-1949)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与运动

    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文学;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文学创作的潮流和趋势。

二、第三个十年的小说

    路翎、赵树理、张爱玲、钱钟书、老舍、巴金等小说创作;后期浪漫派小说等。

三、第三个十年的诗歌

    艾青的诗歌;七月派、九叶派以及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

四、第三个十年的散文

    报告文学的勃兴;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小品散文的多样化。

五、第三个十年的戏剧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与繁荣。




第四章1949—1976的文学


一、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50年代、6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文化大革命”十年的文艺思潮。

二、50年代、60年代小说

    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柳青、梁斌、杨沫的长篇小说创作;李准、茹志娟的短篇小说创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小说。

三、50年代、60年代新诗 

    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郭小川、贺敬之、闻捷。

四、50年代、60年代戏剧 

老舍《茶馆》;田汉《关汉卿》。

五、50年代、60年代散文

    50年代、60年代散文概述;杨朔、秦牧、刘白羽


第五章80年代、90年代的文学


一、文学思潮 

    80年代文学思潮;90年代文学思潮。

二、80年代小说

    80年代小说概述;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寻根小说、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等;王蒙、刘心武、陆文夫、高晓声、蒋子龙、张洁、谌容、汪曾祺、邓友梅、冯骥才、张贤亮、张承志、韩少功、莫言等;马原等人的先锋小说。

三、90年代小说

    90年代小说概述;现实主义冲击波、女性小说、新生代小说、长篇小说创作;贾平凹、陈忠实、王安忆、陈染、王小波、王朔、余华等。

四、80年代、90年代诗歌

    80年代、90年代诗歌概述;归来诗人群、朦胧诗、新边塞诗、后朦胧诗;艾青、雷抒雁的诗;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的诗。

五、80年代、90年代戏剧

    80年代、90年代戏剧概述;沙叶新、高行健的戏剧。

六、80年代、90年代散文

    80年代、90年代散文概述;巴金《随想录》;余秋雨《文化苦旅》等。


第六章新世纪文学


一、新世纪小说

新世纪小说概述;精英写作的坚守;莫言等;打工文学与底层写作;“80后”青春写作;新媒体与文学新形态。

二、新世纪诗歌、戏剧、散文概述


第七章港台文学


一、台湾文学

    台湾文学概述;白先勇、余光中等。

二、香港文学 

    香港文学概述;金庸。

更多考研常识、考研热点、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领取更多考研大礼包。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