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海南大学海洋化学首招:619 化学与 829 海洋科学的跨学科衔接指南

2025-09-11 17:39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Joy

  在海洋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海洋化学作为揭示海洋物质循环、应对海洋环境问题的核心学科,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 年,海南大学正式启动海洋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首招,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海南地区海洋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空白,更以 “619 化学” 与 “829 海洋科学” 的跨学科考试组合,为兼具化学基础与海洋兴趣的考生开辟了全新赛道。本文将从专业定位、科目衔接逻辑、备考策略三方面,为意向考生拆解这场跨学科备考的关键要点。

  海南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的设立,依托于该校在热带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多年积累,以及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对海洋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同于传统化学专业侧重实验室研究,也区别于海洋科学专业的宏观海洋现象观测,该专业以 “化学工具解决海洋问题” 为核心定位 —— 小到海水微量元素的精准检测,大到赤潮灾害的化学调控、海洋碳汇的定量分析,都需要考生既掌握扎实的化学原理,又具备将化学方法应用于海洋场景的跨界思维。首招阶段,专业在招生计划中明确标注 “欢迎化学、环境、生物、海洋等相关专业考生报考”,其跨学科包容性可见一斑。

  从考试科目设置来看,“619 化学” 与 “829 海洋科学” 的组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形成了 “基础支撑 + 应用导向” 的递进关系。“619 化学” 作为基础科目,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两大核心板块,考试内容以高校通用教材《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版)、《有机化学》(邢其毅版)为蓝本,重点考察考生对化学键理论、化学反应动力学、官能团性质等基础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化学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能力。这一部分的得分高低,直接决定了考生是否具备后续学习海洋化学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 —— 例如,若无法理解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便难以深入研究海水重金属离子的络合迁移规律。

  “829 海洋科学” 则承担着 “桥梁” 角色,将化学原理与海洋实际问题紧密衔接。该科目参考教材包括《海洋生态学》(李冠国版)、《海洋化学》(陈敏版),考试内容聚焦 “海洋环境中的化学过程”,如海水的盐度与渗透压计算、海洋生物泵的碳循环机制、河口区的物质混合效应等。值得注意的是,2024 年首招考题中,约 30% 的分值涉及 “化学方法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例如 “请设计实验测定某近岸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并说明涉及的化学试剂作用原理”,这类题目既要求考生掌握海洋科学的基本概念,又需要调用 “619 化学” 中的实验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考查的核心目标。

  对于跨专业考生而言,突破 “化学与海洋科学的衔接壁垒” 是备考关键。建议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6-8 月),以 “619 化学” 为核心,系统梳理无机化学中的元素周期律、热力学定律,有机化学中的官能团反应机理,确保基础知识点无死角;同时搭配《海洋化学导论》(简化版),初步了解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建立 “化学原理 - 海洋现象” 的关联意识,例如通过 “海水 pH 值变化” 联想 “酸碱平衡理论”。第二阶段(9-11 月),聚焦 “829 海洋科学” 的重点章节,结合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的科研方向(如热带珊瑚礁生态保护、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针对性整理 “海洋化学热点问题”,并尝试用化学原理分析,例如 “珊瑚白化与海水酸化的化学本质”“石油烃在海水中的降解途径及催化剂选择”。第三阶段(12 月),通过真题模拟训练(可参考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同类科目真题),强化跨学科答题思路,例如在回答 “海洋赤潮的治理措施” 时,不仅要说明生物防治方法,还需补充 “高铁酸盐氧化藻细胞” 的化学治理原理,提升答案的专业性与全面性。

  此外,考生还可借助海南大学提供的官方资源提升备考效率。该校海洋学院官网已上线 “海洋化学专业介绍” 专题,包含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实验室设备(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精密化学分析仪器)介绍,考生可从中捕捉考试重点 —— 例如,若某教授长期从事 “海水痕量元素分析” 研究,则 “619 化学” 中 “原子吸收光谱法”“质谱分析原理” 等知识点极有可能成为考点。同时,2024 年首招答疑会上,招生办老师明确表示,“829 海洋科学” 不考察过于深奥的海洋地质学、物理海洋学知识,重点围绕 “与化学相关的海洋过程” 展开,这一信息可帮助考生避免备考方向偏差。

  海洋化学作为一门 “既需扎根实验室,又要走向大海” 的学科,其跨学科属性既是挑战,更是优势。对于选择海南大学该专业的考生而言,“619 化学” 是搭建理论框架的基石,“829 海洋科学” 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二者的深度衔接不仅是应对考试的关键,更是未来从事海洋化学研究的核心能力。随着海南自贸港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首批海洋化学专业研究生将迎来广阔的就业与科研前景 —— 无论是进入海洋局、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从事分析检测工作,还是在海洋环保企业参与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抑或是继续深造探索海洋碳汇、深海极端环境化学等前沿方向,扎实的化学基础与海洋科学视野都将成为考生的核心竞争力。

  备考之路虽需跨越学科界限,但只要明确衔接逻辑、精准发力,便能在这场跨学科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期待在明年的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看到更多兼具化学思维与海洋情怀的新生力量,共同探索蓝色海洋的化学奥秘。更多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