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大连大学考试>正文

对外经贸大学新增国家安全学:政治安全方向的复试案例库

2025-09-30 15:01

来源:大连新东方考研

作者:Joy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高水平开放的双重背景下,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安全学专业的增设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其中政治安全方向因聚焦国家发展核心议题,更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复试作为选拔复合型安全人才的关键环节,案例分析能力的考察权重逐年提升。为此,我们结合对外经贸大学 “开放与安全统筹” 的学科特色,梳理打造了这份政治安全方向复试案例库,为考生搭建理论与实践的衔接桥梁。

  对外经贸大学的国家安全学建设始终立足自身优势,戴长征教授提出的 “在高水平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 理念,已成为学科标志性研究方向。这一特色在政治安全复试中体现尤为明显,案例考察往往跳出单一领域局限,注重挖掘开放环境下政治安全与经济、科技、网络等领域的交叉关联。例如近年复试中曾出现的 “跨境数据流动中的意识形态安全风险” 议题,便要求考生既掌握政治安全的核心要义,又能结合国际贸易规则与数据安全法规进行综合分析,这与传统安全学科的考察逻辑形成显著差异。

  案例库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 “理论 - 政策 - 实践” 的三维贯通。政治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其考察重点始终围绕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三大核心领域展开。为此,案例库特别收录了 “全球舆情演变与意识形态安全应对”“涉外经贸合作中的制度安全风险防控” 等典型案例,每个案例均包含背景解析、理论支撑、政策依据、应对路径四个模块,帮助考生建立系统的分析框架。如在 “涉外智库交流中的政治安全边界界定” 案例中,既融入《国家安全法》相关条款解读,又结合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安全计算实验室的舆情监控技术成果,体现文理交叉的学科特色。

  时事热点与学术前沿的结合是案例库的另一大亮点。国家安全学的实践性决定了复试必然聚焦现实议题,案例库精选了 2024-2025 年的重大热点事件,如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政治安全态势感知”“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制度安全协同” 等,均来自《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权威信源及中国国家安全网的专业解读。针对每个热点案例,我们特别标注了对外经贸大学学者的相关研究观点,如董青岭教授关于 “算力资源与政治安全预警” 的论述,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学科研究方向。同时,案例库还收录了 “中美对政治安全议题的认知差异” 等比较研究案例,呼应沈逸教授提出的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要求。

  为提升备考针对性,案例库还配套了复试应试指南。结合学长学姐的上岸经验,我们梳理了政治安全方向案例分析的常见题型,包括现象分析类、对策建议类、理论应用类等,并提供了标准化答题模板。例如在应对 “政策效果评估类” 题目时,指导考生采用 “背景 - 目标 - 措施 - 成效 - 不足 - 优化” 的分析逻辑,同时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框架。此外,案例库还特别整理了英语面试中的专业热点问题,如 “how to balance opening-up and political security”,并提供了核心词汇与句式参考,助力考生突破语言关。

  值得注意的是,对外经贸大学的政治安全研究始终强调问题导向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因此案例库特别收录了 “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政治安全实践创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安全合作” 等本土化案例,避免陷入纯理论空谈。每个案例均设置了 “思辨拓展” 环节,如在 “跨境电商监管中的意识形态引导” 案例中,提出 “如何避免安全问题扩大化”“技术手段与制度建设如何协同” 等深度问题,引导考生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与程琳教授强调的 “技术与人的结合”“中国化学科建设” 理念高度契合。

  使用案例库时,建议考生遵循 “精读 - 模拟 - 复盘” 的三阶方法。首先精读 3-5 个核心案例,掌握政治安全分析的基本范式;然后结合模拟面试场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案例分析,邀请同学或老师进行点评;最后对照参考答案梳理思路漏洞,补充相关理论与政策知识。同时,应结合《国家安全学》《国家安全战略》等核心教材构建知识框架,将案例分析与理论体系有机衔接,避免碎片化学习。

  在国家安全学学科大发展的背景下,对外经贸大学凭借开放特色与交叉优势,正打造独具一格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份案例库既是对复试重点的系统梳理,更是对学科研究范式的集中呈现。希望考生能通过案例研习深化对政治安全的理解,培养 “战略眼光 + 专业素养 + 技术思维” 的复合型能力,在复试中展现扎实的学科功底与前沿的研究视野,最终实现学术理想。更多考研相关资讯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