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锦州大学考试>正文

沈阳农业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2025-04-30 10:43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

作者:

沈阳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2025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2025考研资讯信息。




科目代码: 875 考试科目: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

本考试大纲由 园艺学院于 2017 年 9 月 20 日通过。

一、考试性质

设施农业工程学学考试是为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科招收

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

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设施农业工程学课

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设施农业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

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

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设施农业工程学

基础理论的素质,并有利于其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上的择

优选拔。

二、考查目标

设施农业工程学是设施农业是农业生物与工程技术相交叉产生的

学科,又由于其应用领域较多,因此在研究的内容范围上具有涉及广

泛、综合性强的特点。农业设施的设计与施工综合运用农业建筑学、

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物理、建筑设备、暖通与空调、机电工程、施

工与安装工程等各方面专业技术知识,这些知识又是建立在工程力学、

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等基础学科之上,同时,还涉及农业

气象、园艺学、畜牧学以及畜禽环境卫生学等农业生产方面相关知识。

三、适用范围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沈阳农业大学蔬菜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

入学考试。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试卷内容结构

设施农业环境特点约占 40%、设施农业环境调控约占 20%、农业设

施结构特征约占 20%、农业设施结构设计及材料约占 20%。

(三)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比例

自命题试题类型应避免单一化,题型可以包括名词解释(约占

20%)、填空题与选择题(约占 20%)、简答题(约占 30%)、论述题

或试验设计题(约占 30%)等。

五、考查内容

第一章 温室的结构设计

主要包括温室的类型及特点,温室结构设计的基础及设计要点。

第二章 温室采光设计与光照环境调控

主要包括太阳能资源的特点及设施内太阳辐射特点,日光温室参

数的设计,包括基于温室最佳采光屋面的结构参数设计及南北栋温室

间距的设计方法。

第三章 温室的采暖与保温节能设计

主要包括农业建筑的采暖保温原理;传热学基本知识,农业设施

内传热的基本原理,规律及传热特点;设施围护结构的传热机理。

第四章 温室的建筑材料

主要包括农业建筑材料的基础知识,主要农业建筑材料的传热

规律,新型农业建筑材料的应用原理及特点;设施维护结构的热工设

计及典型绝热材料厚度的计算。

第五章 设施光环境及其调控

主要包括农业设施的光环境特征,设施光环境的因素,蔬菜、果

树、花卉作物对光照条件的要求,以及光量、光质和日照长度的调节

措施。

第六章 设施热环境及其调控

主要包括农业设施内温度变化规律及热平衡原理,掌握蔬菜、花

卉、果树等主要设施栽培作物对土壤和空气温度、温周期的要求,以

及温度逆境条件对这些作物的影响。

第七章 设施水环境及调控

主要包括设施水环境的特点,作物对水分的要求以及湿度环境与

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设施湿度环境的调节与控制技术;主要蔬菜、

花卉、果树作物的水分需求特点和管理原则;设施灌水方法、各种水

分管理技术和设备。

第八章 设施气体环境及其调控

主要包括气体对设施作物的影响,温室内 CO2 变化特征、施用方

法及其他相关环境条件的配套管理。

第九章 设施土壤环境及调控

主要包括设施内土壤养分特性、理化特性、生物环境等,蔬菜、

花卉、果树作物对土壤环境的要求,设施内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原

理与措施。

第十章 设施环境自动调控系统

主要包括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分类、基本原理、基本

要求和方式,设施环境调控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调节器的类型、

特点及工作原理。

六、参考书目

《设施农业环境工程学》邹志荣,李建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21

《农业设施设计与建造》马承伟主编,中国出版社,2008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