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锦州大学考试>正文

辽宁大学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824《法学综合课》考试大纲

2025-09-05 16:51

来源:辽宁大学研究生

作者:

辽宁大学824《法学综合课》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已发布,备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可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为你提供更多考研资讯信息。



科目代码:824

科目名称:法学综合课

满分:150分

法理学部分

第一编 法学导论

第一章 法学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法学的历史 

第三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 

第四节 法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 

第二章 法理学概述 

第一节 法理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 

第三节 学习法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进程

第二编 法理学基本概念

第四章 法、法律 

第一节 “法”“法律”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法的本质 

第三节 法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法的作用 

第五节 法的定义

第五章 法的渊源、分类和效力 

第一节 法的渊源 

第二节 法的分类 

第三节 法的效力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法律体系释义

第二节法律部门及其划分标准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七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的要素概述 

第二节 法律概念 

第三节 法律规则 

第四节 法律原则  

第八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 历史上的权利观和义务观 

第二节 权利和义务概念 

第三节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九章 法律行为 

第一节 法律行为释义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 

第十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与消灭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原则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 

第四节 法律责任的承担 


第三编 法的起源和发展 

第十二章 法的历史 

第一节 法的起源 

第二节 法的历史类型 

第十三章 法律演进 

第一节 法律演进概述 

第二节 法律继承 

第三节 法律移植 

第四节 法治改革 

第十四章 全球化与法律发展 

第一节 全球化概论 

第二节 全球化下的法律发展趋势

第三节 法治与全球治理 

第四编 法的运行 

第十五章 法的制定 

第一节 立法概述 

第二节 依法立法 

第三节 科学立法

第四节 民主立法

第五节 比较立法 

第十六章 法的实施 

第一节 法的实施概述

第二节 宪法的实施

第三节 执法

第四节 司法

第五节 守法  

第十七章 法律程序 

第一节 法律程序概述 

第二节 正当法律程序 

第三节 程序正义

第十八章 法律职业 

第一节 法律职业概述 

第二节 法律职业制度

第三节 法律职业技能与伦理 

第十九章 法律方法 

第一节 法律方法概述 

第二节 法律发现 

第三节 法律解释 

第四节 法律推理

第五节 法律论证

第六节 司法数据处理

第五编 法的价值

第二十章 法的价值概述 

第一节 法的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 法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 法的价值的冲突与整合

第四节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价值 

第二十一章 法的基本价值 

第一节 法与秩序 

第二节 法与自由 

第三节 法与效率 

第四节 法与正义 

第二十二章 法与人权 

第一节 人权的概念 

第二节 人权体系

第三节 法对人权的保护作用

第六编 法治与法治中国

第二十三章 法治原理 

第一节 法治的概念 

第二节 现代法治的理念 

第三节 法治与法制

第四节 法治与人治

第五节 法治与德治 

第二十四章 法治与经济和科技 

第一节 法治与经济 

第二节 法治与科技 

第二十五章 法治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法治与政治

第二节 法治与文化

第三节 法治与社会治理 

第四节 法治与生态文明 

第二十六章 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

第一节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第四节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国际公法部分

绪论

第一节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法的贡献

第三节中国国际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 

第一节 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与国际法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第一节 国际法渊源的内涵与类别

第二节 国际法渊源的位阶与强行法

第三节 国际法的编纂

第三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

第二节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第三节 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第四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第三节 个人的国际法地位问题

第六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要素与类型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国家豁免

第四节国际法上的承认

第五节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七章 国际组织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

第三节 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第四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五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八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 个人的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待遇

第三节 引渡和庇护

第四节 难民

第九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 国际人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实践

第十章 国家领土法

第一节国家领土的概念与构成

第二节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第三节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第四节边界和边境制度

第五节南极和北极

第十一章 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第二节领海与毗连区

第三节专属经济区

第四节大陆架制度

第五节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

第六节公海

第七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

第十二章 空间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空气空间法

第三节外层空间法

第十三章 条约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条约的保留

第四节 条约的生效与暂时适用

第五节 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第六节 条约与第三方

第七节 条约的解释

第八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

第十四章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交关系机关与外交人员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第四节 领事关系法

第五节 中国关于外交与领事工作的立法和制度

第十五章 国际责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第三节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

第十六章 国际争端解决法

第一节 国际争端的特征与类型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第四节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与实践

第十七章 国际刑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国际罪行

第四节 国际刑事责任的原则

第十八章 国际人道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第三节 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四节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第五节 战俘待遇

更多考研常识、考研热点、请关注新东方考研网领取更多考研大礼包。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