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考研:环艺/视传备考经验分享
2024-12-03 14:36
来源:
作者:
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为388万,较上年下降约50万。这一趋势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就业形势严峻:许多人选择直接就业,认为读研的成本和回报不成正比,因此放弃考研。
2、考公人数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公务员,认为这是一个更为稳定的职业路径。2025年国考报名人数达到325.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22万人。
3、推免比例增加:推荐免试(推免)名额的增加减少了统一招生的名额,使得考研竞争更加激烈。
4、跨专业考研门槛提高:部分高校对跨专业考研设置了前置专业要求,限制了部分考生的选择。
5、研究生毕业要求严格:部分高校延长了硕士、博士的就读年限,增加了读研的成本和难度。
而同批考研人数中艺术考研的同学更是少之又少,据小编走访艺术类院校班级采访得知,每班20-30人会有4-5人选择艺术类考研,所以艺术类考研上岸形势是较为明朗的。
而艺术类考研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是环境设计(环艺)的备考经验:
1、26环艺考研生全程复习规划
小伙伴们现在应该是大三。就时间来看,复习时间大约还有13个月的左右,时间极其充足。不过把复习战线拉这么长,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复习进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
小编把这个阶段称为起步阶段。备考方面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学好课程专业课、二是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三是进行英语单词记忆工作:
课程专业课学习:九月份刚进入大三,一般专业课会比较多,而且都是属于比较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要认真上课,尤其是不能以考研复习为理由,迟到早退甚至逃课,反而要取得好成绩。原因有三:
①专业课程的含金量很高,要认真学习;
②期末分数高,复试时需要提交成绩单;复试可以请本科老师帮忙指点。
③不要挂科!大三挂科补考会很影响复习进度和复习的心情。
信息收集工作:信息收集大约包括这几部分:
①考研常识,比如什么是考研、考研什么时候考、考什么内容等问题,做一个基本了解;
②专业前景,环艺专业读研期间要做什么、读研之后的就业前景等信息;
③院校选择,目前有哪些学校开设了环艺专业的硕士点,考虑院校实力、地理位置和未来就业地域等因素。
④历年真题:在确定院校后,要收集院校历年的考研真题,对考试难度有个大致分析。
英语单词记忆:大三上学期,小伙伴们前期可以开始记单词,以四六级作为备考的重点,两个理由
①是低调(有些同学可能会比较在意,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要考研)
②是先把四六级过了,部分学校有毕业一定要过四级的要求,过了四六级,考研复试也有一定优势。
第二阶段:
这部分可以称为基础阶段,大致处于暑假和大三下学期,需要兼顾本科课程学习和考研复习,部分同学甚至已经开始准备实习了。复习的压力比较大,大致可以做这些事情。
英语部分:如果记忆单词开始得比较早,也单词记得差不多了的话,可以开始学习语法和长难句部分。打牢单词和语法基础,后面复习的压力会小。不过在暑假开始之前,不要开始阅读网课的学习,也不要做真题。
专业课理论部分:在确定报考院校之后,可以把专业课一考的是理论的话。在院校官网查看参考书目版本,进行理论课教材的阅读。若专业一考的是手绘(例如广美),那也就不用去学理论了,把重心都放在手绘备考上。
政治部分:如果复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抽空看看政治网课,把暑假政治网课的时间空出来,复习专业课。
挑选手绘机构:关于机构的挑选,有个比较重要的原则:要找专业性强有口碑的手绘辅导机构,辅导起来也更有针对性。
新东方与卓越设计联合开设26艺术考研班,已于2024.11.30来长春进行了线下试听课,详情同学可点击咨询查看~
期末考试也要认真,如果挂科甚至重修,会非常影响考研复习。(大四下期还要重修,好惨!)
第三阶段:
小编把这个阶段概括为强化和冲刺阶段。这段时间距离还很久,还有一年左右,在这里就简单介绍一下啦:
7月上旬:收集各高校考研招生录取信息,做好择校选择确定备考工作,开始挑选手绘辅导机构。
7-8月:记英语大纲核心单词;参加手绘辅导集训;集训结束后学英语阅读和政治
9-10月:学专业课理论,强化手绘;学习英语小三项
11月:政治选择题刷题、英语作文、专业课手绘和背诵理论
12月:背政治主观题;背专业课理论;手绘定时训练;英语定时训练。
总结
26考研的小伙伴们的复习时间很充足,早点开始备考,上岸的几率也更大。现在可以开始进行做择校和进行英语单词的记忆了。如果在环艺/视传专业考研或者择校方面有疑惑的话,欢迎私聊在线老师哟~
祝备考顺利,一战成硕!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