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考研注意事项:考研选院校看专业盯住这七个指标就够了!
2025-02-14 11:29
来源:
作者:
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同学来说,考不考研是第一个选择,考什么院校和专业是第二个选择。这两个选择直接决定了自己大学毕业后轨迹。
如果已经确定了要考研,那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选好目标院校和专业。如何才能选好目标院校呢?
主要就是看以下七个指标,这七个指标研究了之后就基本上能判断出上岸的概率大小了。
一、是否自主划线
一般人理解的自划线院校就是传统意义上的34所自划线院校,但现在的考研现实已经远不止于此了。34所自划线院校本身就是独一档的学校,大多数专业的难度肯定是比较高的。现在很多比较厉害的211、双一流院校的复试线都随着考研形势的变化而水涨船高,不再是国家线了。现在这些院校大多数是院校自主确定。也就是说,如今的事实“自划线”院校变多了。所以看分数线要看今年的复试分数线,而不仅仅是看国家线。
二、专业课书目数量
同样的一个专业,即便专业课是相同的,但是不同院校所用的参考书籍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如果参考书目比较少,那意味着重点集中,考试范围较为狭窄,容易考高分,即便调剂也会有分数上的优势。相对好考的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都比较少,易于复习和找重点。那些难考的学校,专业课书目大都比较多,知识点多,重点不好找,这无疑加大了报考的难度。
三、招生人数
不要光看总招生人数,要看统考招生人数。有些院校的招生人数非常多,仔细一看,一半以上都是推免名额,留给统考生的没几个(事实上现在很多985院校的推免率都很高,尤其是学术硕士,留给统考的更是少)。最好查看前一年的复试录取名单,那个才是除去推免的实际考试录取人数(招生简章里的人数是包括推免人数的,不准确)。保险起见还是报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26考研的同学就可以关注25复试结束后的拟录取名单,那个才是实际的招生人数。
四、专业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是不包括推免的,推免的报考人数和统考不在一个系统里,不会同时发布。报考人数是最直观的数据。目标专业报考人数越多,学校专业越火爆,竞争的激烈程度越大,上岸的难度越高。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些目标院校专业近些年来的报考人数,然后自己结合招生人数算一下实际报录比。
五、实际报录比
报录比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数据。但不能看名义报录比(即包含推免在内的报录比),要看实际报录比,也就是专业报考人数/统考招生人数。如果你的目标院校实际报录比达到了20:1甚至50:1.毫无疑问是真正的热门专业,上岸难度极大,同时上岸收益极高。这个时候就要做权衡了,要不要去拼一把。
六、复试比例
等额复试最好,差额复试次之。目前考研的复试比例一般在1到1.5之间。也就是说要么等额复试(极少数院校专业),要么差额复试,差额复试的比例大约就在1.2:1-1.5:1.不排除更高比例(有些院校可能达到2:1)。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也要仔细考虑一下自己的竞争力,看一下能不能接受高一些的淘汰率。
七、初试复试的权重
考研的最终成绩包括初试和复试的总分,但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加权计算后的相加。初试和复试的权重各不相同。有些学校初试70%,复试30%,有的学校初试50%,复试50%。初试复试都要好好准备,如果觉得自己临场应变能力不够强,那就选初试权重高的院校。如果觉得自己能够在复试中稳住全场,那就选复试权重比较高的。
新东方考研网为大家更新了“26考研注意事项,考研选院校看专业盯住这七个指标就够了!”的分享,我们致力于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新的院校资讯、招生简章以及考试大纲,助力您顺利把握报考时机。同时,网站还设有在线咨询服务,随时为您解答疑问,助您备考无忧。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