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阅读细节题总丢分?你可能被“因果颠倒”忽悠了!
2025-11-10 14:55
来源:
作者:
考研阅读细节题中,因果逻辑是高频考点。常规思路是:先定位题干中的“结果”,
再顺藤摸瓜去找文中的“原因”。
但很多同学找到“结果”就以为万事大吉,一旦看到选项里有结果的同义替换,想
都不想就选了——这正是命题人设下的经典陷阱:因果颠倒。
下面以2006年英语一Text1的第22题为例,带你拆解这个陷阱。
题干:
Accordingtotheauthor,thedepartmentstoresofthe19thcentury________.
(作者认为,19世纪的百货商店______。)
选项:
[A]playedaroleinthespreadofpopularculture(在大众文化传播中发挥了作用)
[B]becameintimateshopsforcommonconsumers(变成了面向普通消费者的贴心
商店)
[C]satisfiedtheneedsofaknowledgeableelite(满足了知识精英的需求)
[D]oweditsemergencetothecultureofconsumption(它的出现归因于消费文化)
原文定位与逻辑分析:
Peopleareabsorbedinto“acultureofconsumption”launchedbythe
19th-centurydepartmentstores...(人们被卷入一种“消费文化”,这种文化由19
世纪的百货商店所开创...)
这句话的因果逻辑非常清晰:
因:19世纪的百货商店(departmentstores)
果:开创了消费文化(launchedthecultureofconsumption)
陷阱剖析:
正确思路:百货商店是“因”,消费文化是“果”。
选项[D]的陷阱:它巧妙地将因果颠倒,说成“百货商店的出现归因于(owedto)
消费文化”,这意味着消费文化是“因”,百货商店是“果”。
为什么选[A]?
后文提到,这些商店“任何人都可以进入,不论阶级或背景”,这使购物成为“公
共和民主的行为”。这正是百货商店作为“因”,推动大众文化(流行文化)普及这一
“果”的体现。因此[A]准确描述了百货商店的作用。
总结与提醒:
遇到因果细节题,务必在原文中明确画出“因”和“果”,并警惕选项中将两者关
系倒置。不要看到关键词(如cultureofconsumption)就盲目选择,而要冷静判断:
谁才是真正的推动者?
记住:谁开创了谁,谁导致了谁,是解题的关键。
校区有免费的英语、数学公开课,想试听的同学联系小新预留位置哦!如需备考辅导,请联系长春新东方咨询!
长春新东方考研培训班,即日起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可享受以下权益:
免费一对一备考规划
课程试听+院校竞争力分析
限量优惠名额
立即访问新东方考研(https://www.xdf.cn/changchun/)
咨询热线:19944816215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