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黑龙江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公办招生院校汇总:合计9所
2025-10-27 10:46
来源:学前教育专升本
作者:MENGHUAIXIA
2026年黑龙江专升本学前教育专升本9所公办招生院校已公布,含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等。该专业前景广阔,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职业路径多元且薪资待遇稳步提升。文中重点介绍哈师大(师范标杆,综合实力强)、佳木斯大学(校级重点,中外合作有优势)、哈尔滨学院(立足本土,就业导向鲜明)等院校特色,考生可关注官方招生简章获取最新报考信息。
一、2026年黑龙江专升本学前教育专业公办招生院校全名单
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大庆师范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学院、哈尔滨学院、绥化学院、黑龙江工业学院
二、学前教育专升本前景可期
近年来,学前教育行业在政策支持与社会需求双重驱动下,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专升本学子提供了广阔的职业舞台。
从就业数据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始终保持高位,黑龙江地区相关专业就业率高达90%,远超不少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数据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带来稳定生源基数,家长对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催生了对专业师资的旺盛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施行,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明确要求提升师资学历层次与专业素养,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人才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通道。
职业发展路径也日益多元,毕业生不仅可进入公办幼儿园、早教机构从事保教工作,还能投身学前教育行政管理、课程研发、教育科研等领域。随着职称晋升体系的完善,学前教育教师的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不断提高,部分地区幼儿园高级教师薪资已与中小学高级教师持平。同时,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推动着学历提升的必要性,专升本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选择。
三、重点院校巡礼:特色鲜明的公办培养高地
在9所公办招生院校中,多所院校凭借深厚的师范底蕴、特色化培养模式脱颖而出,成为不同需求考生的优选目标。
哈尔滨师范大学:师范类标杆院校,综合实力强劲
作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师范类高等学府,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堪称“标杆级”存在。该校以“培养高尚师德情操、深厚理论素养与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完善的课程体系,涵盖儿童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健、保教活动设计等核心课程,同时强化师德师风教育,筑牢职业根基。
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依托丰富的合作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实习岗位,助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在公办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等单位的招聘中极具竞争力,部分学子还能通过深造攻读硕士学位,向教育研究领域进阶。对于追求高平台、强师资的考生而言,哈师大无疑是首选。
佳木斯大学:校级重点专业,中外合作添优势
佳木斯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是校级重点专业,依托教育科学学院完善的培养体系,展现出鲜明的发展特色。该校最引人注目的优势在于国际化培养资源——与俄罗斯阿列赫姆国立大学合作举办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并招生多年,为学生提供了接触海外学前教育理念、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宝贵机会。
学院拥有教育学、学前专业技能等六个教研室和1个教育与心理研究所,科研与教学相互赋能,能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参与到教育研究实践中。此外,学校的硕士培养层次优势也为专升本学生后续深造提供了便捷路径,形成“本科-硕士”衔接的发展通道。
哈尔滨学院:立足本土实践,就业导向明确
哈尔滨学院深耕地方教育事业,其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龙江学前教育发展”为定位,形成了实践导向鲜明的培养模式。该校与哈尔滨本地多家大中型公办幼儿园、早教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构建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网络,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积累丰富的一线保教经验。
专业教学注重“岗课赛证融通”,将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证考核内容融入日常课程,助力学生在毕业时实现“学历+证书”双丰收,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从就业反馈来看,该校毕业生因适配本地教育需求、实操能力突出,深受哈尔滨及周边地区公办幼儿园的青睐,本地就业率常年保持高位。
自制力、基础双差?别慌!新东方2026专升本巅峰全程系列适配你:线上线下任选,六步闭环系统筑牢基础,全科方案省心省力。自研教辅匹配考点,搭配集训杜绝惰性,VIP点对点补漏。自制力差、基础弱都能救,资讯解锁专属方案!
推荐阅读: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