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入学复旦MBA招生简章:培养AI时代的“未来领袖”
2025-10-27 17:30
来源:
作者:上海新东方考研

面向未来,引领变革:2026年复旦大学MBA项目全面打造AI时代商业领袖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交织演进、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商业底层逻辑的今天,高层次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与国家经济竞争力、产业创新活力密切相关。作为中国商科教育的旗帜之一,复旦大学MBA项目始终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又深谙中国国情的青年精英、未来领袖”为使命,持续优化教育体系,强化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贯通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全方位支持。2026年,项目将进一步聚焦“科技驱动、可持续发展、跨界融合”三大方向,系统打造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商业领导者。
一、“光合计划”启动:构建终身成长的教育生态系统
为应对AI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2025年复旦大学MBA项目正式推出“光合计划”,旨在打破传统商科教育的边界,构建开放、协同、可持续的终身学习生态。该计划突破单一校园场景,将学习资源、产业实践与个人成长深度链接,形成“破土-生长-成林”三阶段培养路径。
在“破土”阶段,项目注重学生基础商业知识的系统构建,同时强化科技素养与数据思维训练,开设《人工智能与商业决策》《数字化转型策略》等前沿课程,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明确发展方向。“生长”阶段则侧重跨界实践与领导力提升,通过“校企共研项目”“行业创新工坊”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真实商业场景中的复杂问题解决,培养其在动态环境中的战略洞察与资源整合能力。至“成林”阶段,项目依托校友网络与产业联盟,为学生提供持续的知识更新、职业进阶与创业支持,真正实现“毕业不毕业”,构建终身成长共同体。
二、教学成果获国际认可,职业发展支持体系成熟完善
复旦大学MBA项目的教育质量与学生竞争力持续获得国际权威评价体系的高度认可。在2025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MBA排行榜中,项目位列全球第30名,多项指标表现突出,尤其在“毕业生薪资涨幅”“职业发展进度”“目标达成度”等关键维度上长期稳居亚洲前列。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项目多年来构建的成熟职业支持体系。学院设有职业发展中心,为学生提供从入学至毕业的全周期职业规划服务,包括一对一职业咨询、行业导师计划、名企参访、专项招聘会等。此外,项目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开展校企对话、实习推荐、高管讲座,有效打通学习与就业的闭环。许多毕业生进入互联网科技、金融投资、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行业担任核心管理岗位,展现出强大的职场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

三、政立院区全面启用:打造无边界、沉浸式学习场景
202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项目进入硬件设施与教学环境全面升级的新阶段。作为中国大陆首座打破传统围墙的高校院区,政立院区占地约十万平方米,以“开放、融合、绿色、智能”为设计理念,整合教学、科研、交流、生活等功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无边界校园”。
院区内设智能化教室、案例讨论室、金融实验室、创业孵化空间等多功能区域,并引入咖啡书店、健身中心、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营造促进互动与创新的学习氛围。值得一提的是,院区规划强调与城市社区的联动,通过举办公开讲座、行业论坛、文化展览等活动,积极向社会开放资源,推动知识传播与产业对接,实现校园与城市的深度共生。这一空间革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体验,也成为复旦大学服务社会、引领思想的重要载体。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