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基础差怎么备考四级?
2025-07-08 10:40
来源:新东方
作者:新东方叶子学姐
英语基础差的考生备考四级,最忌盲目跟风 “学霸经验”。这类考生往往存在词汇量不足、语法体系混乱、长难句理解困难等共性问题,需要一套 “从修复基础到适配考试” 的针对性方案。以下从现实起点出发,提供可落地的四阶段备考策略。
一、精准定位薄弱点,拒绝 “假努力”
基础差的核心是 “不知何为重点”。首先用一套四级真题进行摸底测试,统计各题型正确率:若阅读正确率低于 40%,说明词汇和长难句是主要障碍;听力低于 30%,则需从发音和基础辨音练起。
词汇方面,先掌握 “生存词汇”。从四级大纲中筛选出 300 个最基础的动词(如 make、take、get)、名词(如 time、people、way)和形容词(如 good、new、first),这些词在真题中出现频率占比 60%,是理解文章的基石。可制作 “基础词卡”,正面写单词,背面写 3 个最简单的例句(如 get:I get up at 7.),每天花 20 分钟滚动记忆。
语法聚焦 “救命句型”。暂时跳过复杂的非谓语动词和虚拟语气,先攻克 “主谓宾”“主系表”“there be” 三大基本句型,以及 “and、but、so” 等基础连词的用法。用 “句型公式” 学习:如 “主语 + 谓语 + 宾语”(He bought a book.),每天仿写 5 个句子,确保能写出正确的简单句。
二、分阶段突破,小目标驱动大进步
第一阶段(1-2 个月):搭建基础框架
每天用 1 小时学音标,重点区分易混淆发音(如 /θ/ 与 /ð/、/ɪ/ 与 /iː/),推荐跟着《赖世雄美语音标》逐句模仿,为听力和词汇记忆打基础。词汇每天新增 20 个,复习前一天的 10 个,采用 “声音 + 图像” 记忆法 —— 背 “apple” 时,不仅看拼写,更要听发音、想图像,避免 “认词不认音”。
语法从 “句子成分” 学起,用不同颜色标注句子中的主语(红色)、谓语(蓝色)、宾语(黑色),每天分析 5 个真题中的简单句(如 “Students love books.”),确保能准确划分成分。此阶段不做难题,能读懂小学难度的短文、写出 5 个正确的简单句即为达标。
第二阶段(3-4 个月):专项能力爬坡
词汇量扩展到 2000 个,引入 “真题场景词”—— 从阅读真题中整理校园、科技、社会三类主题词汇(如 campus、technology、society),结合语境记忆含义和搭配(如 “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每周用 1 小时做 “词汇匹配练习”,将单词与真题例句中的用法对应,避免孤立记忆。
听力从 “单句听写” 过渡到 “短对话理解”,选用语速较慢的四级基础听力材料,第一遍盲听抓大意,第二遍对照文本圈出听不懂的单词,第三遍跟读模仿语音语调。每天坚持 20 分钟,3 周后能听懂简单对话的核心信息即可。
语法重点突破 “从句入门”,优先掌握 “that 引导的宾语从句”“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等高频考点,每学一个语法点,就用真题例句验证(如 “I think that he is right.”),再仿写 2 个句子,确保理解而非死记规则。
第三阶段(5-6 个月):适配考试节奏
此时需针对四级题型特点训练:阅读主攻 “题干定位法”,在原文中用横线标出与题干对应的句子,即使整段看不懂,也能通过定位句的部分信息蒙对答案(基础差考生可掌握 “同义替换词” 表,如 “important=vital”)。
听力采用 “选项预判法”,听前快速圈出选项中的数字、动作、地点等关键词,听时重点捕捉相关信息,哪怕没听清整句,也能通过关键词匹配答案。写作直接套用 “三段式模板”,开头用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中间用 “Firstly...Secondly...”,结尾用 “In conclusion”,确保结构完整。
三、避开基础差考生的三大雷区
拒绝 “全量学习”:四级大纲词汇 4000+,但基础差考生掌握 2500 个核心词即可应对 80% 的考题,不必纠结生僻词。
不追求 “完美正确率”:初期允许 50% 的错误率,重点保证 “会的题不做错”,如简单词汇题、基础语法题必须得分。
避免 “刷题上瘾”:基础差考生每做 1 套题,需用 3 倍时间消化 —— 查生词、拆长句、补语法,否则刷题只是自我安慰。
基础差备考的核心是 “降低预期,聚焦可控”:第一个月目标是 “认识 1000 个基础词”,第三个月是 “读懂 50% 的阅读真题”,第六个月是 “每类题型稳定拿到基础分”。只要按阶段完成小目标,即使起点低,也能在 6 个月内实现四级高效提升。记住,基础差不是劣势,反而是进步空间最大的证明 —— 每掌握一个知识点,都是清晰可见的成长。
参考资料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