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5-07-28 10:3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西南石油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212翻译硕士(俄语)
一、考试性质
翻译硕士(俄语)是翻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目的是考察考生是 否具备进行MTI 学习所要求的俄语水平。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俄语笔译 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公平、规范地测评考生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 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应考人员可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 要求自行学习相关内容和掌握有关知识。
二、考试主要内容
本考试是一种测试应试者单项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采取 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考试 范围包括MTI 考生应具备的俄语词汇语法基础、语言文化常识以及俄语阅读、 翻译、写作与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技能。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俄语基本功,认知词 汇量在10000以上,掌握6500个以上的积极词汇,即能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常 用词汇及其常用搭配;能准确掌握正确的俄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能明辨具有俄语语言文化特色的知识与表达;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俄语写 作能力、双语转换能力与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一)基础知识
1、要 求
(1)词汇储备要求
考生的认知词汇量应在10,000以上,其中极词汇量为6,500以上,能正确 而熟练地运用常用词汇及常用固定搭配。
(2)语言规范要求
考生能正确运用俄语语法、结构、修辞等语言规范知识。
(3)语言文化要求
考生能准确掌握俄语成语谚语、国情民俗、文学文化等语言文化常识。
2、题型
单项选择题
(二)阅读翻译
1、要 求
能读懂常见的俄语舆情社论、人文科技、学术研究、政商公函及文学作品等 各类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理解 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表达个性化观点与认识,并能对文本信息进行翻译。
(1)能读懂常见的俄语舆情社论、人文科技、学术研究、政商公函及文学 作品等各类文体的文章,既能理解其主旨和大意,又能分辨出其中的事实与细节, 理解其中的观点和隐含意义。
(2)能表达个性化观点与认识,并对相关文本信息进行翻译。
(3)能根据阅读时间要求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2、题型
(1)单项选择题(包括信息事实性阅读题和观点评判性阅读题,重点考察 考生对文本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
(2)简答题(要求根据所阅读的文章,以3-5行内容扼要回答问题或表达
主观看法,重点考察阅读综述与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3)翻译题(要求翻译相关文本信息,重点考察双语转换能力)
本部分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选材及命题立足中外现实与国际视野,关注实 用功能与实践导向、凸显社会需求与校本特色,对阅读速度与语言综合应用有一 定要求。
(三)俄语写作
1、要 求
考生能根据所给题目及要求撰写不同类型的大小两篇作文。其中,一篇为申 请、说明、通知、感谢、邀请、委托等类型的简短应用文; 一篇为不少于180 词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两篇作文均要求切合题意,语言通顺,用词得体, 结构合理,思路清晰,符合规范。
2、题型
(1)应用文写作(申请、说明、通知、感谢、邀请、委托等类型的简短应 用文,重点考察俄语公文写作的内容与形式)
(2)命题作文(根据所给题目,撰写不少于180词的记叙文、说明文或议 论文,重点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本功与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时间和分值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
2、考试题型结构
本考试包括以下部分:基础知识、阅读翻译、俄语写作等。总分为100分。
四、参考书目
1、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全日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2、史铁强总主编,《东方大学俄语(新版)学生用书》,1-7册,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或当前国内各高校俄语专业使用同等水平教材。
3、刘宏总主编,《理解当代中国俄语读写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年。
4、刘宏总主编,《理解当代中国汉俄翻译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年。
5、杨仕章主编,《俄语写作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年。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