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苏州大学考试>正文

六级听力语速太快听不懂?3 个技巧帮你跟上节奏!

2025-11-04 14:15

来源:江苏四六级

作者:huangxiaoheng

  六级听力语速太快听不懂,核心是 “抓重点、避干扰”,不用追求听懂每个词,掌握 3 个可落地的技巧,就能跟着节奏抓住关键信息,避免全程 “懵着听”。

  技巧一:听前 “预读选项”,提前锁定 “预判方向”

  听力播放前的 3 分钟(比如试音、读题目要求时),别浪费,快速划选项里的 “关键信息”,提前知道要听什么,听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优先划选项里的名词 / 动词(比如 “research”“solve”)和差异点(比如选项分别是 “2023”“2024”“2025”,就重点记时间;是 “school”“company”“hospital”,就重点记地点);

  例:选项是 “A) They completed the research in 2024. B) They started the project in 2023.”,提前划 “completed/started”“2024/2023”,听的时候重点抓 “动作” 和 “时间”,不用管其他修饰词;

  短对话看 1-2 题的选项,长对话 / 短文看 3-4 题的,别贪多,划完能预判大概话题(比如 “科研项目时间”“工作安排”)就行。

  技巧二:听时 “抓信号词”,忽略 “次要干扰信息”

  语速快时,不是所有内容都重要,信号词后面往往是 “考点”,抓住这些词,就能跳过无关内容,聚焦关键信息。

  重点抓这几类信号词:

  转折词:but、however、actually(比如听到 “but”,前面的内容可以忽略,重点听后面,大概率是答案);

  因果词:because、so、since(听到这些词,记清 “原因” 或 “结果”,细节题常考);

  数字 / 举例词:for example、like、firstly、30%(数字、例子是常考考点,听到直接快速记在草稿纸上,比如 “30% students”);

  遇到没听懂的形容词、副词(比如 “extremely”“quickly”),别纠结,直接跳过,这些词大多是修饰,不影响理解核心意思。

  技巧三:听后 “精听磨耳”,逐步 “适应语速节奏”

  如果基础弱,光靠技巧不够,每天花 15 分钟 “精听”,2-3 周就能明显觉得 “语速没那么快了”。

  选真题里的短对话 / 短文(比如 Section A),先盲听 1 遍,圈出没听懂的地方;

  对着原文再听 1 遍,把没跟上的 “连读、弱读” 标出来(比如 “not at all” 读 “no-ta-tall”,“next year” 读 “nex-tyear”),然后逐句跟读,模仿发音节奏,读熟后再盲听,直到能听清每句的核心词;

  不用每天听整套,1 段 15 分钟足够,重点是 “吃透每段的节奏”,比泛听 1 小时更有用。

  避坑提醒:这 2 件事别做!

  别 “纠结没听懂的词”:比如某句没听清,一直想 “刚才说的啥”,结果错过后面 3-4 句,全程更乱;

  别 “边听边逐字翻译”:心里把英文翻成中文再理解,会比听力节奏慢半拍,直接 “抓英文关键词”(比如听到 “research finish 2024”,不用翻成中文,直接记 “研究 2024 完成”)。

  其实六级听力的 “快”,很多时候是因为你没提前预判、没抓重点,用对这 3 个技巧,每天练 15-20 分钟,1 个月内就能明显感觉到 “能跟上了”,不用再怕语速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