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网>app资讯>连云港大学考试>正文

2026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生农业生态学(814)考试大纲

2025-08-17 22:55

来源:新东方考研

作者:新东方考研

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名称(代码):农业生态学(814)

满分:150分

考试内容范围[参考书目(作者、出版单位、年份、版次)]: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基础

主要知识点:生态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农业生态学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主要知识点:系统及其特性;生态系统及其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生态效益;

第三节 农业生态学及环境生态学产生和发展趋势

主要知识点: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概念;农业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主要知识点: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类型;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规律

主要知识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最小因子定律、耐受定律;生态型与生活型定义。

第三节 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主要知识点:光、温度、水、土壤、风的生态作用于生物适应;有效极温法则。

第三章 农业的基本生态关系

第一节 种群

主要知识点:种群的概念及基本特征;集群概念及集群的生态学意义;种群的密度和分布;种群的统计特征;种群的增长;种群的数量变动;种群的生活史对策;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第二节 群落

主要知识点: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群落的组成;群落的结构、群落演替和协同进化。

第三节 景观的生态关系

主要知识点:景观及景观要素;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特征。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一节 生态系统

主要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物质循环的概念及基本类型;生态系统的平衡及自我调节;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第二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主要知识点:物种结构的含义、农林牧副渔及大农业的组分结构。

第三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主要知识点: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自然条件与农业区位引起的水平结构。

第四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主要知识点:地形变化与垂直结构;农林立体模式;农田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畜禽养殖业立体模式。

第五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主要知识点:食物链的加环与解链;食物链的结构类型。

第六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主要知识点:作物的套作、轮作、轮养。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

第一节 农业生态系统的辅助能

主要知识点:辅助能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辅助能的特点与能量效率;辅助能的合理使用与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初级生产中的能流

主要知识点:初级生产的能量平衡关系;初级生产的能量效率与生产力比较;地球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初级生产力的制约和改善。

第三节 次级生产的能流

主要知识点:次级生产的能流路径与能量平衡;次级生产的地位和作用、次级生产的转化效率;农业次级生产的影响因子及其提高的途径。

第六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流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特点

物质循环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水循环

主要知识点:水循环的过程;水循环的生态学意义;人类对水循环影响和水资源的危机;节水措施。

第三节 碳循环

主要知识点:碳循环及其主要特点;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与温室效应;碳足迹与低碳经济。

第四节 氮循环

主要知识点:氮循环及其主要特点;氮循环的基本生物化学过程;人类对氮循环的影响及氮污染;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五节 磷的循环

主要知识点:磷流动的特点;人类对磷循环的影响及磷污染;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措施。

第六节 硫循环

主要知识点:硫循环及其主要特点;与硫循环有关的环境问题;海洋二甲基硫的产生及其作用

第七节 污染物的流动和累积

主要知识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生态效应;农药的迁移及转化;重金属元素循环;污染物在食物链上的浓缩作用;农业生产的内源污染与外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治理;生态工程。

第七章 干扰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

第一节 干扰及其生态学意义

主要知识点:干扰的定义、类型及性质、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第二节 自然干扰与人为干扰

主要知识点:自然干扰及人为干扰的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第三节 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

主要知识点:传统劳作方式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环境污染;不断出现的新干扰形式。

第八章 农业发展的生态轨迹与生态农业模式

第一节 农业发展的阶段

主要知识点: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 世界各国对未来农业的探索

主要知识点:自然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含义及其实践

第三节 我国的传统农业

主要知识点:传统农业的精华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第四节 我国的生态农业

主要知识点:我国生态农业的概念、发展阶段、建设层次、关键措施。

第五节 生态农业的模式与技术体系

主要知识点:缓解干旱、盐碱、水土流失的模式与技术体系;农田内的循环模式;种养之间的循环模式;农业与企业间的循环模式;减少对化肥好农药依赖的模式与技术体系;控制有害生物的生态农业模式。

第六节 各地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主要知识点: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地的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

(二)参考书目

《农业生态学》,骆世明,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第三版;

《环境生态学》,胡荣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第二版。

《环境生态学实验与习题》刘雯、雷泽湘,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4.9.23

更多考研资讯,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60908555。